社会资本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法律制度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0. 导论 | 第12-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 第13-20页 |
·国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 第13-17页 |
·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 | 第17-19页 |
·既有文献的评析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思路 | 第20-22页 |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1. 社会资本与信任基础 | 第23-36页 |
·社会网络理论 | 第23-25页 |
·社会资本 | 第25-31页 |
·社会资本理论渊源和内涵 | 第25-29页 |
·社会资本的分类 | 第29-31页 |
·社会资本中的信任 | 第31-34页 |
·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 | 第32页 |
·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的来源 | 第32-34页 |
·中国农村中的信任关系 | 第34-36页 |
2. 小额信贷在国内外的发展 | 第36-57页 |
·国外小额信贷的发展及不同模式 | 第36-38页 |
·我国小额信贷的引入与发展 | 第38-47页 |
·我国小额信贷的引入背景 | 第38-39页 |
·我国小额信贷的引入 | 第39-40页 |
·我国小额信贷主要形式及问题 | 第40-47页 |
·我国小额信贷制度的对比研究 | 第47-57页 |
·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要求 | 第47-50页 |
·小额贷款公司发起人的特殊要求 | 第50-51页 |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使用要求 | 第51-53页 |
·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框架 | 第53-57页 |
3. 社会资本与小额信贷运行 | 第57-64页 |
·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典型 | 第57-58页 |
·社会资本与小额信贷运行机制 | 第58-63页 |
·自愿选择小组以及连带责任可以有效缓解逆向选择 | 第59页 |
·连带责任、次序放款机制可以有效缓解道德风险 | 第59-62页 |
·分期偿付可以提供监督功能 | 第62页 |
·担保替代可以部分化解道德风险 | 第62-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4. 我国小额信贷的制度完善 | 第64-73页 |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不清,明显带有过渡色彩 | 第64-65页 |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第65-68页 |
·成为村镇银行的可能性 | 第65-67页 |
·成为贷款公司的可能性 | 第67-68页 |
·当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制度完善 | 第68-71页 |
·合理完善小额信贷运行管理体制 | 第68-69页 |
·适度放开小额信贷融资比例 | 第69-70页 |
·健全小额贷款信用信息体系 | 第70页 |
·加强政府对小额信贷扶持力度 | 第70-71页 |
·完善小额信贷监管机制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