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苏铁的化学成分和龙胆苦苷的结构修饰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第一章 苏铁的化学成分研究第14-30页
 第一节 前言第14页
 第二节 分离与鉴定第14-16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16-22页
  一、 化合物结构鉴定第16-22页
  二、苏铁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比较第22页
  三、 讨论第22页
 第四节 实验部分第22-28页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2-23页
  二、 植物来源第23页
  三、 提取分离第23-24页
  四、 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第24-28页
 参考文献第28-30页
第二章 滇龙胆地上部分提取龙胆苦苷的工艺研究第30-36页
 第一节 前言第30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30-31页
  一、 提取方法的确定第30页
  二、 不同因素对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第30页
  三、 不同色谱条件对龙胆地上部分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影响第30-31页
 第三节 实验部分第31-34页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1页
  二、操作与数据第31-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第三章 龙胆苦苷结构修饰探索第36-46页
 第一节 前言第36-37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一、 四乙酰龙胆苦苷的制备第37页
  二、 秦艽碱甲和秦艽碱丙的制备第37页
  三、 龙胆苦苷的探索性反应第37-39页
  四、 氢化甲基龙胆苦苷元的制备第39页
  五、 四乙酰獐牙菜苦苷的制备第39页
  六、 小结第39-40页
 第三节 实验部分第40-44页
  一、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0页
  二、 实验操作与结果第40-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四章 四种云南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理化部分)第46-70页
 第一节 前言第46页
 第二节 结果与讨论第46-57页
  一、 麻罕第46-48页
  二、 三七叶第48-51页
  三、 灯台叶第51-54页
  四、 山珠半夏第54-57页
 第三节 实验部分第57-63页
  一、试剂和材料第57页
  二、 化学成分第57-60页
  三、 检查第60-63页
 第四节 标准草案(理化部分)第63-67页
  一、 麻罕第63-64页
  二、 三七叶第64-65页
  三、 灯台叶第65-66页
  四、 山珠半夏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第五章 苏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毒性研究进展第70-92页
 第一节 前言第70页
 第二节 苏铁属植物资源第70-74页
 第三节 苏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第74-86页
 第四节 苏铁属植物的毒性及生物活性第86-87页
 第五节 总结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第六章 龙胆苦苷的药代动力学、生物转化和结构修饰研究进展第92-107页
 第一节 前言第92页
 第二节 龙胆苦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第92-94页
 第三节 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第94-99页
 第四节 龙胆苦苷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第99-104页
 第五节 总结第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部分化合物波谱第107-122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发表的论文及申报的中药材标准第122-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伤寒杂病论》与《温病条辨》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前列通窍胶囊含药血清对家兔离体膀胱肌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