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社会意义与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社会意义 | 第9页 |
·学术价值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对弱势群体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研究 | 第10-12页 |
·政治和法律视角下的弱势群体研究 | 第12-13页 |
·类型性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第13-15页 |
·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的探讨与研究 | 第15页 |
·国外的研究成果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想 | 第15-17页 |
2 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及思想政治状况 | 第17-27页 |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 | 第17-23页 |
·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背景特征 | 第17-19页 |
·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 第19-22页 |
·弱势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2-23页 |
·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状况 | 第23-27页 |
·政治冷漠 | 第24页 |
·仇富仇官 | 第24-25页 |
·金钱至上 | 第25-26页 |
·缺乏信仰 | 第26-27页 |
3.以人为本理念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27-35页 |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及特点 | 第27-31页 |
·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第27-29页 |
·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及特点 | 第29-31页 |
·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 | 第31-33页 |
·深化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 第31页 |
·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民本思想 | 第31-32页 |
·减少了整个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发生 | 第32页 |
·促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 第32页 |
·指明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大方向 | 第32-33页 |
·以人为本理念对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以人为本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 第33页 |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才能做好当前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33-35页 |
4 以人为本导向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及途径 | 第35-44页 |
·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 第35-39页 |
·以弱势个体为基本出发点 | 第35-37页 |
·以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为最基本原则 | 第37页 |
·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并重原则 | 第37-39页 |
·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第39-44页 |
·路径选择 | 第39-40页 |
·拓展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 | 第40-42页 |
·加强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 第42-43页 |
·建立应对弱势群体思想问题的干预机制 | 第43-44页 |
5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