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词表 | 第1-4页 |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 引言 | 第12-30页 |
| 1.发光杆菌和致病杆菌的概述 | 第13-17页 |
| ·发光杆菌和致病杆菌的分类 | 第13-14页 |
| ·发光杆菌和致病杆菌的型变 | 第14-15页 |
| ·发光杆菌和致病杆菌的代谢产物 | 第15-16页 |
| ·发光杆菌和致病杆菌的杀虫毒素 | 第16-17页 |
| 2.发光杆菌中Mcf杀虫毒素基因与唯BH3结构域蛋白概述 | 第17-20页 |
| ·Mcf毒素的研究历史 | 第17-18页 |
| ·唯BH3结构域蛋白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 3.Red/ET同源重组技术 | 第20-25页 |
| ·Red/ET同源重组技术产生过程 | 第20-22页 |
| ·Red/ET重组的工作方法 | 第22-23页 |
| ·Red/ET重组技术的应用 | 第23-25页 |
| 4.苏云金芽胞杆菌工程菌的研究 | 第25-28页 |
| ·拓宽杀虫谱 | 第25页 |
| ·提高杀虫活性 | 第25-27页 |
| ·延缓害虫抗性的工程菌构建 | 第27-28页 |
| 5.立题依据和意义 | 第28-3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0-47页 |
| 1. 材料 | 第30-36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30页 |
| ·培养基和抗生素 | 第30-32页 |
| ·试剂和引物 | 第32-35页 |
| ·供试昆虫 | 第35页 |
| ·仪器设备 | 第35-36页 |
| 2. 方法 | 第36-47页 |
| ·Mcf毒素序列同源性比对、三维结构预测及功能预测 | 第36页 |
| ·发光杆菌mcf基因鉴定 | 第36-38页 |
| ·mcf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第38-41页 |
| ·Mcf毒素的SDS-PAGE表达及Western-blotting检测 | 第41-45页 |
| ·生测 | 第45-4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7-62页 |
| 1.Mcf毒素序列同源性比对、三维结构预测及功能预测 | 第47-49页 |
| 2.mcf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57页 |
| ·表达载体pET28a-McfN1280和pHT1AcPTMcf的构建流程 | 第49-52页 |
| ·PCR鉴定mcf基因 | 第52-53页 |
| ·mcf基因中间重组质粒pMD18-McfN1280的构建 | 第53-55页 |
| ·mcf基因表达载体pET28a-McfN1280的构建 | 第55-56页 |
| ·mcf基因表达载体pHT1AcPTMcf的构建 | 第56-57页 |
| 3. Mcf毒素的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及抗体制备 | 第57-59页 |
| ·BL21(pET28a-McfN1280)诱导表达 | 第57-58页 |
| ·Mcf包涵体提取及SDS-PAGE检测 | 第58-59页 |
| ·Dot-blotting检测Mcf抗体 | 第59页 |
| 4. Mcf毒素在无晶体突变株Cry-B中的表达及Western-blotting检测 | 第59-61页 |
| ·Mcf毒素在无晶体突变株Cry-B中的表达 | 第59-60页 |
| ·Mcf毒素的Western-blotting检测 | 第60-61页 |
| 5. Mcf毒素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61-62页 |
| 讨论 | 第62-67页 |
| 1.发光杆菌杀虫基因的选择 | 第62-63页 |
| 2.mcf基因的载体构建及表达策略 | 第63-64页 |
| 3.Mcf毒素的C-端缺失对活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 4.Mcf素杀虫机理的探讨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