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视域中的幸福观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导论 | 第7-9页 |
| 1.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7-8页 |
| 2.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发展 | 第8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 第1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渊源及其形成过程 | 第9-21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渊源 | 第10-14页 |
| ·古希腊哲学的幸福观 | 第10-12页 |
| ·近代西方哲学的幸福观 | 第12-14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形成过程 | 第14-21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萌芽 | 第14-15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成熟 | 第15-21页 |
| 第2章 马克思劳动视域中幸福观的基本规定 | 第21-29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劳动视角 | 第21-25页 |
| ·马克思劳动观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 ·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幸福 | 第22-24页 |
| ·人的异化劳动与人们生活的不幸 | 第24-25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基本规定 | 第25-29页 |
| ·劳动与享受的统一 | 第25-26页 |
| ·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 | 第26-27页 |
| ·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 | 第27-29页 |
| 第3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价值旨归及其实现路径 | 第29-49页 |
|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 | 第29-38页 |
| ·人的政治解放及其内在缺陷 | 第29-31页 |
| ·人类解放对政治解放的超越 | 第31-33页 |
|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涵 | 第33-38页 |
| ·马克思幸福观的实现路径 | 第38-44页 |
| ·幸福实现的基本条件 | 第44-49页 |
| ·物质条件 | 第44-45页 |
| ·制度保障 | 第45-46页 |
| ·道德支撑 | 第46-49页 |
| 第4章 马克思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 第49-56页 |
| ·个人幸福生活的实现 | 第49-51页 |
| ·社会幸福生活的实现 | 第51-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