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

转型时期美国报刊的社论性漫画--托马斯·纳斯特作品研究(1857-1886年)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绪论第6-10页
 第一节 研究问题第6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6-8页
 第三节 研究进路及方法第8-9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第9-10页
第一章 社论性漫画:美国报刊史上另类的新闻战斗第10-17页
 第一节 漫画与社论性漫画第10-13页
  一、解说“漫画”第10-11页
  二、美国报刊史中的社论性漫画第11-13页
 第二节 美国报刊社论性漫画的历史变迁第13-17页
  一、殖民地时期:起源第13-14页
  二、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期:诞生与发展第14-15页
  三、一战、二战:第一个黄金时代第15-16页
  四、20世纪60、70年代:第二个黄金时代第16页
  五、20世纪末期至今:一个不确定的未来第16-17页
第二章 托马斯·纳斯特及其经典社论性漫画作品第17-35页
 第一节 认识托马斯·纳斯特第17-18页
 第二节 漫画的力量:纳斯特经典社论性漫画剖析第18-35页
  一、赋予国家形象:美国与“山姆大叔”第18-20页
  二、监督权势集团:“大老板”特威德与坦慕尼大楼第20-24页
  三、塑造政党象征:民主党与共和党的“驴象之争”第24-27页
  四、彰显反歧视力量:“中国佬”约翰·孔夫子第27-31页
  五、创造精神人物:圣诞的标志第31-35页
第三章 转型时期美国社会与纳斯特漫画的“因”与“果”第35-40页
 第一节 社会转型:转折年代的社会万象第35-37页
 第二节 媒介转型:新式新闻事业的出现第37-39页
 第三节 技术变革:印刷摄影技术的更新第39-40页
 第四节 微观层面:报刊内部方针的支持第40页
第四章 转型时期美国社论性漫画的传播特点及优势第40-47页
 第一节 转型时期美国社论性漫画的传播特点第41-45页
  一、真实性、针对性、偏向性的三重叠加第41-42页
  二、想象力丰富、技艺精巧、篇幅较大第42-44页
  三、直观象征的创造增强永驻性第44-45页
 第二节 转型时期美国社论性漫画的传播优势第45-47页
  一、突破语言文字限制的显性优势第45页
  二、具有鼓舞、造势的表述功能第45-46页
  三、影响舆论、监督权势的媒体力量第46-47页
总结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旅游设计理论与实践初步研究--以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古镇为例
下一篇:叛逆的身体--中央民族大学“街”“舞”“人”的叙述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