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粤港澳 | 第15页 |
·区域 | 第15-16页 |
·行政区划 | 第16页 |
·行政区行政 | 第16-17页 |
·公共管理 | 第17-18页 |
·区域公共管理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本文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多中心”理论 | 第22-23页 |
·网络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政府职能和机制理论 | 第24页 |
·府际关系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发展历程与困境 | 第26-42页 |
·粤港澳政府区域公共管理合作与发展历程 | 第26-38页 |
·第一阶段: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 第26页 |
·第二阶段:1949 年至 1978 年意识形态冲突致使三地隔绝 | 第26-27页 |
·第三阶段:1978 年至 1999 年粤港澳三地社会内部系统的重构 | 第27-29页 |
·第四阶段:回归以来的粤港澳合作 | 第29-38页 |
·新时期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38-42页 |
·意识形态的差异 | 第38-39页 |
·政治制度的差异 | 第39页 |
·法律制度的差异 | 第39-40页 |
·经济体制的差异 | 第40页 |
·行政区划的差异 | 第40页 |
·社会管理方式的差异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国外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42-47页 |
·利益的驱动是区域公共管理合作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动力 | 第43页 |
·政府在区域公共管理合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 第43-44页 |
·建立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 | 第44-45页 |
·多元化网络组织参与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推进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的思考 | 第47-55页 |
·推进粤港澳政府间合作,实现区域公共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 第47-50页 |
·加强民间社会团体的参与深度,实现多中心治理 | 第50-52页 |
·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广度,实现善治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