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在不正当竞争纠纷中适用诉前禁令的必要性 | 第9-12页 |
二、 不正当竞争纠纷中适用诉前禁令的现实困难 | 第12-16页 |
(一) 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12页 |
(二) 不正当竞争案件自身的特殊性 | 第12-14页 |
1. 法律调整的阶段性明显 | 第12-13页 |
2. 诉讼主体不断扩张 | 第13页 |
3. 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难度大 | 第13-14页 |
(三) 反不正当竞争法自身的缺陷 | 第14-16页 |
1. 存在着“一般条款”与具体规定的适用难题 | 第14页 |
2. 法律法规之间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 | 第14-15页 |
3. 立法本身的滞后性,导致一定时期内“法律缺位” | 第15-16页 |
三、 诉前禁令在不正当竞争纠纷中适用的实体问题 | 第16-27页 |
(一) 不正当竞争纠纷与传统知识产权纠纷的差异 | 第16-18页 |
(二) 适用在不正当竞争纠纷中的诉前禁令的范围 | 第18-19页 |
(三) 给予当事人对诉前禁令裁决上诉及要求审理的权利 | 第19-20页 |
(四) 在不正当竞争纠纷中适用诉前禁令的审查标准 | 第20-27页 |
1. 对申请人资格问题的考虑 | 第20-21页 |
2. 侵权可能性的认定 | 第21-22页 |
3. 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发生 | 第22-23页 |
4. 提供担保的情况 | 第23-25页 |
5. 公共利益的维护 | 第25-27页 |
四、 诉前禁令在不正当竞争纠纷中适用的程序问题 | 第27-31页 |
(一) 引入听证程序 | 第27-28页 |
(二) 引入法庭辩论 | 第28-29页 |
(三) 引入召回制度 | 第29-30页 |
(四) 诉前禁令的解除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