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生态学论文

秸秆还田对黑土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2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22页
     ·保护性耕作概述第11-12页
     ·秸秆还田的研究第12-15页
     ·农田氮循环的研究第15-18页
     ·农田生态系统碳的研究第18-22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4-27页
   ·试验材料第24页
     ·试验地概况第24页
     ·供试作物第24页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第24-26页
     ·试验设计第24-25页
     ·试验方法第25-26页
   ·试验数据处理第26-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5页
   ·秸杆还田对土壤主要物理指标的影响第27-29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27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孔隙度的影响第27-28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比重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与全氮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29页
     ·不同处理下的土壤全氮含量第29-30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第30-36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第30-33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含量第33-35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第35-36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可溶性碳的含量第36-39页
     ·大垄处理可溶性碳含量第36-37页
     ·有机肥与秸秆还田处理可溶性碳含量第37页
     ·施加菌剂处理可溶性碳含量第37-38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可溶性碳含量综合比较分析第38-39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无机态氮含量第39-45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硝态氮(NO3—N)含量第39-41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氨态氮(H4+-N)含量第41-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不同处理对黑土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45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第45-46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第46-47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第47页
   ·不同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耐盐黄瓜品种根区土壤微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下一篇:农肥和化肥对土壤氮素转化和功能细菌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