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 ·生物燃料电池概述 | 第10-14页 |
| ·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 第10-11页 |
| ·生物燃料电池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生物燃料电池的分类和特点 | 第12-14页 |
| ·酶生物燃料电池 | 第14-20页 |
|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及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 ·酶生物燃料电池中主要的酶 | 第15-16页 |
| ·酶生物燃料电池中的主要电子转移中间体 | 第16-18页 |
| ·酶和电子转移中间体的主要固定方法 | 第18-20页 |
| ·酶及中间体固定化载体 | 第20-23页 |
| ·碳纳米管作为酶及中间体载体的主要应用 | 第21-22页 |
| ·生物材料作为酶及中间体载体的主要应用 | 第22-23页 |
| ·本课题选择的意义和内容 | 第23-24页 |
| 第2章 基于 1-芘甲醛功能化碳纳米管固定漆酶的酶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研究 | 第24-34页 |
| ·前言 | 第24-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 ·实验药品 | 第25-26页 |
|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26页 |
| ·酶电极的制备 | 第26-27页 |
| ·PA-CNTs 的表征及酶电极对 O2还原的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27页 |
| ·BFC 的构建及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2页 |
| ·PA-CNTs 的红外和热重表征 | 第28-29页 |
| ·LAC/PA-CNTs 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29页 |
| ·LAC/PA-CNTs 电极对 O2还原的电催化性能 | 第29-30页 |
| ·催化剂担载量对 LAC/PA-CNTs 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 ·BFC 的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基于-环糊精功能化碳纳米管固定中间体/戊二醛交联 GOD 复合物的酶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研究 | 第34-42页 |
| ·前言 | 第34-35页 |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 ·实验药品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35-36页 |
| ·酶电极的制备 | 第36页 |
| ·材料表征及酶电极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36-37页 |
| ·BFC 的构建及测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 ·CNTs-CD、CNTs-CD-Fc 的热重及红外表征 | 第37-38页 |
| ·酶电极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及稳定性 | 第38-40页 |
| ·BFC 的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基于碳纳米管固定中间体/蚕丝蛋白膜固定 GOD 复合物的酶生物燃料电池高性能阳极研究 | 第42-51页 |
| ·前言 | 第42-43页 |
|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 ·实验所需溶液 | 第43页 |
| ·电极的制备 | 第43-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 ·CNTs-Fc 的红外表征 | 第45页 |
| ·CNTs-Fc/SF-GOD 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 第45-47页 |
| ·CNTs-Fc/SF-GOD 电极的稳定性及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 | 第47-48页 |
| ·催化剂担载量、电解液的 pH 值和葡萄糖浓度对ΔIp的影响 | 第48-49页 |
| ·BFC 的性能测试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63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