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HM模型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导论 | 第7-13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和问题 | 第7-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8-10页 |
·主要研究对象 | 第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主要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 第11-13页 |
2 企业理论综述 | 第13-26页 |
·新古典企业理论 | 第13-14页 |
·现代企业理论 | 第14-16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14-1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5-16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8页 |
·现代产权理论 | 第18-20页 |
·GHM 模型 | 第20-21页 |
·GHM 模型的批判及其发展 | 第21-26页 |
·对 GHM 模型的批判 | 第22-23页 |
·GHM 模型的发展 | 第23-26页 |
3 商业银行的定位及其特殊性 | 第26-32页 |
·商业银行的定位 | 第26-28页 |
·企业谱系介绍 | 第26-27页 |
·商业银行的一般性定位 | 第27-28页 |
·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分析 | 第28-32页 |
·商业银行企业的特殊性 | 第28-29页 |
·商业银行产业的特殊性 | 第29-30页 |
·商业银行的产品特殊性 | 第30-32页 |
4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企业理论分析 | 第32-39页 |
·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 | 第32-34页 |
·治理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关系 | 第33-34页 |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分析的起因、内涵和实质 | 第34页 |
·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分析 | 第34-36页 |
·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链 | 第35页 |
·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分析的缺陷 | 第35-36页 |
·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第36-39页 |
·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者 | 第36-37页 |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缺陷 | 第37-39页 |
5 基于 GHM 模型的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分析 | 第39-45页 |
·商业银行重要剩余控制权的定义 | 第39-40页 |
·产权结构有效的评价标准 | 第40-41页 |
·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分析 | 第41-45页 |
·股东的产权分析 | 第41-42页 |
·管理知识要素所有者的产权分析 | 第42页 |
·研发知识要素所有者的产权分析 | 第42-43页 |
·营销知识要素所有者的产权分析 | 第43-45页 |
6 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