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种群遗传结构和深水金线鱼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 ·种群遗传结构 | 第11-12页 |
| ·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 ·形态学鉴别 | 第12-13页 |
| ·分子标记鉴别 | 第13-14页 |
| ·微卫星标记开发方法 | 第14-16页 |
| ·深水金线鱼概况 | 第16-19页 |
| ·深水金线鱼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 第16-17页 |
| ·深水金线鱼资源特性 | 第17页 |
| ·深水金线鱼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深水金线鱼微卫星标记的开发 | 第19-41页 |
| ·材料 | 第19-22页 |
| ·实验生物材料 | 第19页 |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9页 |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19-22页 |
| ·方法 | 第22-33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22-23页 |
| ·酶切 | 第23页 |
| ·连接 | 第23-24页 |
| ·连接产物 PCR 扩增 | 第24页 |
| ·PCR 产物沉淀回收纯化 | 第24-25页 |
| ·“连接产物 PCR 扩增”产物与探针的杂交 | 第25页 |
| ·磁珠富集 | 第25页 |
| ·磁珠洗涤 | 第25-26页 |
| ·富集片段的洗脱 | 第26页 |
| ·洗脱片段扩增 | 第26页 |
| ·洗脱片段扩增产物的割胶回收 | 第26-27页 |
| ·构建富集片断克隆文库 | 第27-29页 |
| ·测序和序列整理 | 第29-30页 |
| ·引物设计 | 第30页 |
| ·引物筛选 | 第30-31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3页 |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33页 |
| ·结果 | 第33-41页 |
| ·酶切 | 第33-34页 |
| ·连接产物 PCR 扩增 | 第34-35页 |
| ·洗脱片段扩增 | 第35页 |
| ·阳性克隆筛选测序 | 第35-37页 |
| ·引物筛选及检测 | 第37-41页 |
| 第三章 南海海域深水金线鱼的种群遗传结构 | 第41-54页 |
| ·材料 | 第41-42页 |
| ·实验生物材料 | 第41-42页 |
|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 ·方法 | 第42-45页 |
| ·基因组 DNA 提取 | 第42页 |
| ·微卫星等位基因的 PCR 扩增 | 第42-43页 |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3页 |
|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43-45页 |
| ·结果 | 第45-51页 |
| ·各产卵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45-47页 |
| ·不同产卵群体间的遗传分歧 | 第47-48页 |
| ·多维尺度分析 | 第48-49页 |
| ·分子方差分析 | 第49页 |
| ·个体分配分析 | 第49-51页 |
| ·地理距离隔离检测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4页 |
| 第四章 标本 DNA 研究进展 | 第54-56页 |
| ·标本 DNA 的研究概述 | 第54-55页 |
| ·福尔马林固定标本 DNA 提取研究进展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福尔马林固定鱼类标本 DNA 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56-6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56-58页 |
| ·金线鱼标本 DNA 扩增、测序验证 | 第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2页 |
| ·标本 DNA 提取结果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58-59页 |
| ·正交实验 | 第59-61页 |
| ·金线鱼标本 DNA 扩增、测序验证 | 第61-62页 |
| ·讨论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3-65页 |
| ·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63-64页 |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 附录一 在研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2页 |
| 附录二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 | 第72页 |
| 附录三 在研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