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 ·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第2章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概述 | 第21-27页 |
| ·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 | 第21-22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 | 第22-23页 |
| ·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3页 |
|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3-24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24-25页 |
| ·社会发展公正理论 | 第25-27页 |
| 第3章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44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进展 | 第27-33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政策演变 | 第27-29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发展状况 | 第29-32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驱动力机制 | 第32-33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8页 |
| ·流转不规范 | 第33-34页 |
| ·农民土地流转利益分配受损 | 第34-35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进展不平衡 | 第35页 |
| ·已有耕地受到侵蚀 | 第35-36页 |
| ·农村流转的建设用地未得到合理利用 | 第36-38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4页 |
| ·经济层面的原因 | 第38-40页 |
| ·制度层面的原因 | 第40-41页 |
| ·机制层面的原因 | 第41-44页 |
| 第4章 国内外土地流转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 | 第44-51页 |
| ·国外实践与理论借鉴 | 第44-46页 |
| ·美国经验借鉴 | 第44页 |
| ·日本经验借鉴 | 第44-45页 |
| ·英国经验借鉴 | 第45-46页 |
| ·国内实践经验借鉴 | 第46-51页 |
| ·苏州模式 | 第46-47页 |
| ·芜湖模式 | 第47-48页 |
| ·重庆模式 | 第48页 |
| ·模式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 第5章 促进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构建 | 第51-53页 |
| ·确立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立法依据 | 第51页 |
| ·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权利制度的深化 | 第51-53页 |
|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机制的完善 | 第53-55页 |
|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 第53-54页 |
| ·巩固利益分配机制 | 第54页 |
| ·强化行政权力的约束机制 | 第54-55页 |
| ·做好相关配套制度支撑 | 第55-58页 |
| ·用途管制制度的完善 | 第55-56页 |
| ·农地保护制度的完善 | 第56页 |
|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