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高校问责制实施的现状与路径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页
   ·文献综述第11-15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3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高校问责制的相关理论分析第17-26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19页
     ·问责与问责制第17页
     ·高校问责制第17-19页
   ·高校问责制的理论渊源第19-21页
     ·权责统一理论第19-20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0页
     ·控权理论第20-21页
   ·我国高校问责制实施的必要性及原则第21-26页
     ·我国高校问责制实施的必要性分析第21-24页
     ·高校问责制实施的原则第24-26页
第3章 我国高校问责制实施的现状透视第26-33页
   ·我国高校问责制在实施中取得的成果第26-27页
   ·我国高校问责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问责机制运行不规范第27页
     ·问责主体单一化第27-28页
     ·信息公开低水平第28页
     ·问责文化滞后第28-29页
     ·保障机制不健全第29-30页
   ·原因探析第30-33页
     ·传统“官本位”思想的泛滥第30页
     ·政府与高校角色的错位第30-31页
     ·科层化管理模式的制约第31-33页
第4章 国外高校问责制的实践经验及启示第33-37页
   ·国外高校问责制的实践模式第33-35页
     ·美国模式第33-34页
     ·澳大利亚模式第34-35页
   ·对我国高校问责制实施的启示第35-37页
     ·打造数据信息的集成平台是前提第35页
     ·培育良好的社会监督环境是关键第35-36页
     ·构建专门的问责实施机构是保障第36-37页
第5章 我国高校问责制实施的路径探析第37-53页
   ·增强问责机制运作的规范性第37-40页
     ·厘清相关责任的归属第37-38页
     ·确定科学的问责内容第38页
     ·把握问责活动的重点第38-39页
     ·构建规范的问责程序第39-40页
   ·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第40-42页
     ·完善同体问责第40页
     ·突出异体问责第40-42页
   ·推进高校的信息公开第42-46页
     ·赋予信息公开法律依据第42-43页
     ·统一信息公开的指标第43-44页
     ·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第44-45页
     ·建立信息公开监督机制第45-46页
   ·培育新型的问责文化第46-49页
     ·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理念第46-47页
     ·强化权责一致的权力观念第47页
     ·扭转无过即功的功过观念第47-48页
     ·培育积极参与的公民文化第48-49页
   ·完善相关的保障机制第49-53页
     ·法律保障机制第49页
     ·日常激励机制第49-50页
     ·民主决策机制第50-51页
     ·责任评估机制第51页
     ·权利救济机制第51-53页
结论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问题与对策探讨
下一篇:公共危机中的政府预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