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引言 | 第12-17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设计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7-23页 |
| ·核心概念 | 第17-19页 |
| ·农村土地 | 第17页 |
| ·农村土地制度 | 第17-18页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 第18-19页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第19页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9-20页 |
| ·地租和地价理论 | 第20页 |
|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20-21页 |
| ·产权理论 | 第21-23页 |
| 3 国内外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第23-30页 |
|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1978-1983 年) | 第23页 |
| ·第一轮土地承包(1984-1997 年) | 第23-24页 |
| ·1997 年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包 | 第24页 |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 ·1978-2001 年萌芽起步阶段 | 第24-25页 |
| ·2002-2005 年调整完善阶段 | 第25页 |
| ·2006 年至今加快发展阶段 | 第25页 |
| ·我国农地使用权流转发展的启示 | 第25-26页 |
| ·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农地制度与农地使用权流转模式 | 第26-29页 |
| ·美国农地制度与农地使用权流转 | 第26-27页 |
| ·日本农地制度与农地使用权流转 | 第27-28页 |
| ·台湾农地制度与农地使用权流转 | 第28-29页 |
| ·国外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启示 | 第29-30页 |
| ·促进农地流转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地制度改革需循序渐进 | 第29页 |
| ·政府角色定位要清晰 | 第29-30页 |
| 4 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概况 | 第30-36页 |
| ·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 ·1978-1983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 第30页 |
| ·1984-1997 年巩固改革成果、创新农地使用权制度安排形式 | 第30-31页 |
| ·1997 年以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 第31-32页 |
| ·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 | 第32-33页 |
| ·贯彻落实土地承包期延长至 30 年的政策 | 第32页 |
| ·完成“两田制”调整 | 第32-33页 |
| ·整改超限留用机动地 | 第33页 |
| ·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 | 第33页 |
| ·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 | 第33-36页 |
| ·多种流转形式并存 | 第34页 |
| ·流转范围逐步扩大 | 第34-35页 |
| ·流转引导主体多样化 | 第35页 |
| ·各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并进 | 第35-36页 |
| 5 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第36-41页 |
| ·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 ·相关流转主体法律意识淡薄造成流转交易成本增加 | 第36页 |
| ·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土地流转的供给 | 第36-37页 |
|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信息渠道不畅 | 第37页 |
| ·影响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7-41页 |
| ·农村土地制度层面的因素 | 第37-38页 |
| ·农地流转市场层面的因素 | 第38-40页 |
| ·农户的认知和意愿层面的因素 | 第40-41页 |
| 6 完善青岛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对策 | 第41-50页 |
| ·市场流转领域——规范和完善市场运作 | 第41-44页 |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地流转参与者的法律意识 | 第41页 |
| ·严格基础管理程序,规范农地流转管理平台建设 | 第41-42页 |
| ·建立固定交易场所,规范农地流转有形市场 | 第42-43页 |
| ·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市场配套服务体系作用 | 第43-44页 |
| ·法律保障领域——制定和完善农地流转的法律规范 | 第44-45页 |
| ·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法律界定 | 第44页 |
| ·逐步消除对集体土地产权的不公正待遇 | 第44页 |
| ·适当放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限制 | 第44-45页 |
| ·社会配套保障领域——完善社会配套服务和保障制度 | 第45-46页 |
| ·消除城市准入性制度障碍 | 第45页 |
| ·多渠道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45-46页 |
|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46页 |
| ·政府职能领域——准确定位发挥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 | 第46-50页 |
|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 | 第47页 |
|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 第47-48页 |
| ·强化金融和保险支持 | 第48页 |
| ·因地制宜创新多种流转方式 | 第48-49页 |
| ·理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利益分配 | 第49-50页 |
| 7 结论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个人简历 | 第56-57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