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之学院制研究(1928-1949)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二、时空范围界定 | 第9-10页 |
三、学术史回顾和史料来源 | 第10-14页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我国大学学院制的缘起和发展历程 | 第16-36页 |
第一节 八科之学:晚清京师大学堂的分科、分门 | 第16-20页 |
第二节 七科之学:民国前期大学设立标准的演变 | 第20-28页 |
第三节 八院之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大学学院制 | 第28-34页 |
第四节 院系调整:1949年后大学学院制的分流 | 第34-36页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院系调整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大学组织法》与学院制的确立 | 第36-43页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的院系调整 | 第43-46页 |
第三节 两次教育年鉴所载大学及学院比较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学院的组织构成和运行机制 | 第50-57页 |
第一节 《大学组织法》及规程对学院的规定 | 第50-52页 |
第二节 各大学组织规程与学院运作 | 第52-57页 |
第四章 大学院长群体研究:以十所大学为中心 | 第57-78页 |
第一节 十所大学院长统计及分析 | 第58-76页 |
第二节 院长选任的非制度性因素 | 第76-78页 |
第五章 大学院长个案分析:清华大学的“民主”选举 | 第78-83页 |
结语 | 第83-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