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一、导言第8-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9-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三) 研究意义和方法第12-13页
  1. 研究意义第12页
  2. 主要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13-14页
  1. 可能创新点第13页
  2. 不足之处第13-14页
二、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4-18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 现行农地制度第14页
  2. 农地流转第14-15页
  3. 农地规模经营第15页
 (二) 关于农地制度变革的理论成果归总第15-17页
  1. 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第15-16页
  2. 实行农地私有化第16页
  3. 实行农地国有化第16-17页
 (三) 土地流转的理论注解第17-18页
  1. 中央文件对土地流转问题的规定第17页
  2. 土地经营模式与土地流转方式区别第17-18页
三、我国农地制度的历史回顾第18-24页
 (一) 1949-1952 土地改革时期的农地制度——结束了土地封建地主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第18-19页
 (二) 1953-1955 合作化时期的农地制度——从农民土地所有制逐步过渡到土地集体所有制,使用权划归集体第19-21页
 (三) 1956-1978 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农地制度——全面完成公有化,实现土地集体所有和统一经营时期第21-22页
 (四) 1978 年至今——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依托的农地制度第22-24页
四、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第24-32页
 (一) 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29页
  1. 权属不清,权益模糊第24-25页
  2. 小生产、大市场难以对接第25-26页
  3. 耕地保护困难,使用效率不高第26-28页
  4. 过于僵化,变通困难第28-29页
 (二) 造成现行农地制度问题的原因第29-32页
  1. 土地产权的不稳定性影响农业持续增长第29-30页
  2. 农地权益的不平等和农业管理水平的低下造成农业发展瓶颈第30-31页
  3. 农地法律的不完善致使的农地二元主体使农业缺乏发展后劲第31-32页
五、改革完善现行农地制度的对策研究第32-40页
 (一) 进一步加强农地制度的立法和维法,为农地制度提供法的保障第32-33页
 (二) 改革和完善农地经营体制,为农地制度提供良好规范的社会制度环境第33-36页
  1.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33-34页
  2. 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第34-35页
  3. 建立农业集体合作社组织第35-36页
 (三) 在基本制度统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农地制度安排第36-39页
 (四) 农地制度改革完善必须纳入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大范畴第39-40页
六、结论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后记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电子政务下的行政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