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及抗性机理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引言第13-31页
   ·大豆蚜发生与危害第13-14页
   ·吡虫啉的作用简介第14-17页
     ·吡虫啉对靶标害虫的毒力及非靶标生物的毒性第15页
     ·吡虫啉的毒理学研究第15-17页
   ·害虫对吡虫啉抗药性的研究第17-20页
     ·吡虫啉的田间抗性监测第18-19页
     ·吡虫啉的室内选育抗性发展第19-20页
     ·吡虫啉的交互抗性研究现状第20页
   ·抗药性机理研究第20-23页
     ·体壁穿透率作用第20-21页
     ·代谢抗性第21-23页
     ·靶标抗性第23页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研究进展第23-29页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基本结构第23-26页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功能区第26-28页
     ·昆虫nAChRs亚基的相关研究第28-2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31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1-52页
   ·试验材料及试剂第31-33页
     ·供试昆虫及饲养第31页
     ·供试药剂第31-32页
     ·仪器设备第32页
     ·数据分析、数据库及生物软件第32-33页
   ·试验方法第33-52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监测第33-34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生化机制分析第34-35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35页
     ·抗感品系中增效剂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第35-36页
     ·大豆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克隆第36-45页
     ·序列分析第45页
     ·大豆蚜羧酸酯酶基因CarE的克隆、原核表达第45-50页
     ·抗感吡虫啉大豆蚜品系的羧酸酯酶mRNA表达水平研究第50-5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2-88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的抗药性监测第52-58页
     ·大豆蚜对7种杀虫剂敏感基线的建立第52-53页
     ·大豆蚜哈尔滨种群对7种药剂的抗性监测第53-54页
     ·五省(区)大豆蚜对吡虫啉的抗性监测第54-55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筛选第55-56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抗性遗传力分析第56-57页
     ·大豆蚜生命参数分析第57页
     ·抗吡虫啉大豆蚜品系对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研究第57-58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生化机制分析第58-60页
     ·大豆蚜抗感品系解毒酶活力分析第58-59页
     ·抗感品系中增效剂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第59-60页
   ·大豆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60-79页
     ·大豆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克隆第60-64页
     ·大豆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全长cDNA的获得及功能分析第64-79页
   ·大豆蚜羧酸酯酶基因CarE的克隆、原核表达第79-86页
     ·大豆蚜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第79-83页
     ·大豆蚜重组表达载体pET21b-AgCarE的构建与原核表达第83-85页
     ·大豆蚜AgCarE羧酸酯酶的活性分析第85-86页
   ·抗感吡虫啉大豆蚜品系的羧酸酯酶mRNA表达研究第86-88页
4 讨论第88-94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抗药性的敏感基线建立和田间监测第88-89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抗药性筛选、风险评估及生命参数分析第89-90页
   ·大豆蚜对吡虫啉抗性的生化机制分析及交互抗性分析第90-91页
   ·大豆蚜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91-92页
   ·大豆蚜羧酸酯酶基因CarE的克隆、原核表达及活性分析第92-94页
5 结论第94-96页
   ·建立敏感品系对7种药剂的毒力基线,明确哈尔滨地区大豆虫牙对7种药剂抗性现状及全国5省区大豆顿对批虫啉的抗性水平第94页
   ·获得大豆畅抗卩比虫啉品系,推测田间大豆顿对批虫啉抗性提高10倍需要6?8代第94页
   ·构建抗感品系大豆顿生命表,明确抗性品系在生物适合度方面存在不利性第94页
   ·明确大豆顿抗性品系对6种杀虫剂的交互抗性现状第94页
   ·明确CarE在大豆顿对卩比虫啉抗性代谢中发挥的显著作用第94-95页
   ·克隆获得6个nAChR亚基,多态性分析未发现抗性品系大豆虫牙出现氨基酸突变第95页
   ·克隆获得了大豆顿接酸酯酶基因AgCarE,并验证了表达蛋白的幾酸醋酶活性第95页
   ·明确了接酸醋酶mRNA的表达水平与大豆顿对卩比虫啉抗性增加的相关性第95-96页
致谢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1页
附录第111-11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部分榆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及白榆辐射诱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