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凹凸棒粘土催化剂的开发与研究
目录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凹凸棒粘土概况 | 第11-16页 |
·凹凸棒粘土的分布 | 第11-12页 |
·矿石特征 | 第12-13页 |
·凹凸棒粘土的结构 | 第13页 |
·凹凸棒粘土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3-16页 |
·凹凸棒粘土的矿物特征 | 第16-19页 |
·元素组成测定 | 第16-17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17-18页 |
·扫描电镜观察形貌显微结构 | 第1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18-19页 |
·凹凸棒粘土资源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9-24页 |
·凹凸棒粘土开发利用现状 | 第19-21页 |
·凹凸棒粘土目前应用领域 | 第21-23页 |
·凹凸棒粘土应用技术开发趋势 | 第23-24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凹凸棒粘土作为载体催化合成苹果醋的研究 | 第26-34页 |
·引言 | 第26页 |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7页 |
·苹果酯的制备和测试条件 | 第2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反应原理 | 第27-2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29页 |
·各种催化剂效果的比较 | 第29-30页 |
·合成苹果酯的反应条件优化 | 第30-31页 |
·产物表征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凹凸棒粘土的超声除铁增白研究 | 第34-45页 |
·引言 | 第34-38页 |
·物理增白法 | 第34-35页 |
·煅烧增白法 | 第35-36页 |
·微生物(T.F.菌)氧化增白法 | 第36页 |
·化学增白法 | 第36-38页 |
·凹凸棒粘土脱铁实验 | 第38-39页 |
·凹凸棒粘土的化学元素 | 第38页 |
·原料、试剂及分析仪器 | 第38页 |
·实验步骤 | 第38-39页 |
·分析条件 | 第39页 |
·除铁漂白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焙烧实验和酸化实验对漂白效果的影响 | 第39-41页 |
·漂白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各地凹凸棒粘土漂白效果的比较 | 第43页 |
·漂白方法的比较 | 第43-44页 |
·漂白次数与反射率的关系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甘肃凹凸棒粘土合成分子筛的研究 | 第45-62页 |
·分子筛简介 | 第45-49页 |
·分子筛的发展进程 | 第45-46页 |
·分子筛的化学组成 | 第46页 |
·分子筛的结构 | 第46-48页 |
·沸石分子筛的应用现状 | 第48-49页 |
·分子筛的合成 | 第49-53页 |
·分子筛合成方法进展 | 第49-51页 |
·天然矿物原料合成沸石分子筛研究进展 | 第51-53页 |
·分子筛的合成表征手段 | 第53-57页 |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57页 |
·实验步骤 | 第57页 |
·检测 | 第57-58页 |
·合成分子筛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58-59页 |
·正交实验 | 第58页 |
·正交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8-59页 |
·合成分子筛的表征与性能的测定 | 第59-61页 |
·显微镜分析 | 第5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9-60页 |
·XRD分析 | 第60页 |
·合成分子筛的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白度的测定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总结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