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覆盖度带状人工柠条林防风阻沙效应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7页 |
·土壤风蚀研究 | 第14-22页 |
·植被覆盖防治土壤风蚀 | 第22-2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7-33页 |
·研究区自然概况 | 第27-31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1-33页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3-41页 |
·研究内容 | 第33页 |
·研究方法 | 第33-40页 |
·野外观测与野外模拟实验 | 第34-37页 |
·风洞试验 | 第37-38页 |
·参数计算 | 第38-40页 |
·技术路线 | 第40-41页 |
4 参数律定 | 第41-57页 |
·研究区风向风速频率 | 第41-44页 |
·起动风速 | 第44-46页 |
·粗糙度 | 第46-49页 |
·风速廓线 | 第49-51页 |
·风沙流运动规律 | 第51-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带状柠条林防风阻沙效应野外模拟研究 | 第57-79页 |
·单株灌木绕流风场观测 | 第57-61页 |
·实验设计 | 第58-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1页 |
·不同行数柠条林防护效应分析 | 第61-66页 |
·实验设计 | 第61-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不同带距柠条林防护效应分析 | 第66-76页 |
·实验设计 | 第66-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小结 | 第76-79页 |
6 带状柠条林防风效应风洞实验 | 第79-10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1页 |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观测过程 | 第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104页 |
·无植被条件下初始风场分析 | 第81-83页 |
·植被影响高度以及78转/s转速下实验误差分析 | 第83-86页 |
·不同行数柠条林风场及防护距离分析 | 第86-94页 |
·不同带距柠条林风场分析及防风效能计算 | 第94-102页 |
·风洞实验相似性验证 | 第102-104页 |
·小结 | 第104-107页 |
7 带状柠条林带合理配置分析 | 第107-121页 |
·柠条林带间风沙观测 | 第107-114页 |
·带间风场 | 第107-108页 |
·带间输沙率对比分析 | 第108-114页 |
·柠条林带间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114-118页 |
·样方基本状况 | 第114页 |
·群落物种组成与重要值分析 | 第114-117页 |
·林下植被多样性及丰富度分析 | 第117-118页 |
·带状柠条林合理带距分析 | 第118页 |
·小结 | 第118-121页 |
8 结论与讨论 | 第121-125页 |
·结论 | 第121-122页 |
·问题讨论 | 第122-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导师简介 | 第133-135页 |
个人简介 | 第135-137页 |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