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络的损伤感知与补偿控制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34页 |
| ·光网络发展趋势 | 第11-16页 |
| ·光网络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下一代传送网的特征 | 第12-15页 |
| ·灵活透明光网络带来的问题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介绍 | 第16-18页 |
| ·国际标准化进展 | 第18-23页 |
| ·国内相关研究介绍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组成和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 ·论文组成 | 第24-25页 |
| ·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4页 |
| 第2章 透明光网络损伤感知与补偿控制结构设计 | 第34-46页 |
|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传输机制 | 第34-40页 |
| ·ASON光网络智能性架构 | 第34-37页 |
| ·ASON光网络自适应传输功能分析 | 第37-40页 |
| ·ASON光网络自适应传输关键问题 | 第40页 |
| ·波长交换光网络WSON传输机制 | 第40-42页 |
| ·WSON传输功能构成 | 第41页 |
| ·WSON中传输损伤问题 | 第41-42页 |
| ·透明光网络损伤感知与补偿控制结构设计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第3章 面向传输损伤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案设计 | 第46-66页 |
| ·传输损伤对光网络系统的影响 | 第46-47页 |
| ·自由调整控制机制 | 第47-50页 |
| ·自由调整的PID控制原理分析 | 第47-49页 |
| ·自由调整机制下PID控制局限性 | 第49-50页 |
| ·模糊自适应控制机制 | 第50-55页 |
| ·模糊自适应控制基本原理 | 第50页 |
| ·模糊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组成 | 第50-55页 |
| ·面向传输损伤的PD自整定控制器 | 第55-61页 |
| ·光链路模型构建 | 第55-57页 |
| ·P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 第57-58页 |
| ·控制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 ·针对传输损伤的模糊自调整补偿控制器设计 | 第61-63页 |
| ·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61-62页 |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第4章 基于NCS网络控制的损伤补偿方案 | 第66-89页 |
| ·具备自适应功能的神经网络控制 | 第66-71页 |
| ·自适应神经元 | 第66-68页 |
| ·具备自适应功能的BP神经网络结构 | 第68-70页 |
| ·单一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 第70-71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损伤补偿方案 | 第71-78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式 | 第72页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 | 第72-75页 |
| ·PID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系统及实现 | 第75-78页 |
| ·针对物理损伤感知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 | 第78-86页 |
| ·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 第78-80页 |
| ·NCS系统时延抑制 | 第80-83页 |
| ·基于NCS损伤补偿控制方案 | 第83-86页 |
| ·小结 | 第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