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20页 |
·慈善的涵义 | 第14页 |
·慈善文化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当代慈善文化的基本理念 | 第15-20页 |
·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 第15-16页 |
·平等、公正的慈善文化理念 | 第16-17页 |
·共享的慈善文化理念 | 第17页 |
·理性财富观 | 第17-18页 |
·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感 | 第18-20页 |
3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是人际关系缓解的必然要求 | 第21页 |
·当代慈善文化建设是提升人向善至善的必然要求 | 第21-23页 |
4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 | 第23-30页 |
·继承中国古代慈善文化 | 第23-26页 |
·中国古代慈善文化的特点 | 第23-25页 |
·中国古代慈善文化的作用 | 第25-26页 |
·借鉴西方的慈善文化 | 第26-30页 |
·西方国家慈善文化的特点 | 第26-28页 |
·西方慈善文化对我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 第28-30页 |
5 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 第30-35页 |
·制约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思想因素 | 第30-32页 |
·计划体制思想的影响制约了公民民间组织的慈善动力 | 第30-31页 |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内敛性和封闭性制约了人们博爱思想的发展 | 第31页 |
·社会财富观念的错位制约了人们慈善的心态和善举 | 第31-32页 |
·制约中国当代慈善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 | 第32-35页 |
·慈善制度的法律法规滞后 | 第32页 |
·慈善组织内部管理不善、社会公信力缺乏 | 第32-33页 |
·职业化、专业化的慈善人才缺乏 | 第33页 |
·慈善文化的氛围尚未形成 | 第33-35页 |
6 当代中国慈善文化建设的若干路径 | 第35-47页 |
·加强慈善理念的培育 | 第35-40页 |
·挖掘传统慈善文化的精髓,重塑当代慈善价值 | 第35-36页 |
·排除计划体制思想的影响,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把慈善推向市场 | 第36页 |
·冲破狭隘慈善理念的束缚,弘扬博爱精神 | 第36-38页 |
·摒弃狭隘财富观,倡导健康、文明的现代财富观 | 第38-40页 |
·注重慈善体制机制建设 | 第40-47页 |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的体制 | 第40-41页 |
·健全和完善具有刚性约束力慈善制度 | 第41-43页 |
·培育一支职业化、专业化慈善文化人才 | 第43-44页 |
·营造有利于慈善文化的社会氛围 | 第44-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个人简历、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