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视频分享网站的概况 | 第12-15页 |
| ·网络服务商的类型 | 第12页 |
| ·视频网站的类型 | 第12-13页 |
| ·视频分享网站的特点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视频分享网站承担侵权责任的理论依据 | 第15-23页 |
| ·视频分享网站的直接侵权 | 第15-17页 |
| ·直接侵权的概念 | 第15页 |
| ·视频分享网站承担直接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15-17页 |
| ·视频分享网站的间接侵权 | 第17-21页 |
| ·视频分享网站承担间接侵权的构成要件 | 第21-23页 |
| ·直接侵权行为的存在 | 第21页 |
| ·对直接侵权行为提供了帮助 | 第21页 |
| ·主观上有过错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视频分享网站的免责条件—"避风港规则" | 第23-27页 |
| ·"避风港规则"的法律性质 | 第23页 |
| ·"避风港规则"的产生 | 第23-25页 |
| ·我国关于"避风港规则"的相关规定 | 第25-27页 |
| 第四章 "避风港规则"在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侵权认定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6页 |
| ·"免责条件"的效力 | 第27-29页 |
| ·"免责条件"为免责的充分必要条件 | 第27-28页 |
| ·"免责条件"为免责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第28-29页 |
| ·关于上传信息的改变 | 第29-30页 |
| ·关于视频分享网站服务商经济利益的获取 | 第30-31页 |
| ·通知删除程序 | 第31-33页 |
| ·权利人的通知是否是证明视频分享网站知晓其侵权内容的唯一途径 | 第31页 |
| ·何为合格的通知 | 第31-32页 |
| ·权利人越过"通知删除"程序直接起诉 | 第32页 |
| ·合格通知的法律效果 | 第32页 |
| ·不合格通知的法律效果 | 第32-33页 |
| ·关于服务提供商的主观过错的认定及注意义务的履行 | 第33-36页 |
| ·主观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33-34页 |
| ·视频分享网站服务商的"注意义务"与"审查义务"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视频分享网站版权侵权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36-46页 |
| ·将"间接侵权"规则法定化 | 第36-37页 |
| ·将《条例》第22条规定的免责条件视为免责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 第37-38页 |
| ·关于上传信息的改变 | 第38页 |
| ·关于视频分享网站服务商经济利益的获取 | 第38页 |
| ·完善通知删除程序 | 第38-39页 |
| ·注意义务的履行 | 第39-42页 |
| ·协助调查的义务 | 第39-40页 |
| ·明确规定防止同一侵权作品反复上传的义务 | 第40页 |
| ·防止损害结果扩大的义务 | 第40页 |
| ·明示视频分享网站服务商的警示和管理责任 | 第40-41页 |
| ·强化针对热门影视的注意义务 | 第41页 |
| ·设置过滤机制的注意义务 | 第41-42页 |
| ·立法上应制定更完善的赔偿标准 | 第42-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