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个人理论对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调节作用

目录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9-21页
   ·刻板印象的早期理论第9-11页
     ·图式过滤器模型第9-10页
     ·联想网络模型第10-11页
   ·灵活编码模型及其研究第11-14页
   ·最近进展:个人理论对基于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过程的调节作用第14-19页
   ·问题的提出与本研究的构思第19-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2 预备研究第21-26页
   ·个人理论量表的翻译第21-22页
     ·量表及其翻译第21页
     ·被试第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22页
   ·实验材料的确定第22-24页
     ·性别行为陈述句的初步收集第22-23页
     ·性别行为陈述句的评定和筛选第23-24页
   ·实体论者与动态论者对性别行为的评定第24-25页
     ·被试与方法第24页
     ·结果与分析第24-25页
   ·小结第25-26页
3 实验一 双任务条件下个人理论对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的调节作用第26-30页
   ·实验目的第26页
   ·方法与程序第26-28页
     ·被试第26页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26页
     ·实验设计第26-27页
     ·实验程序第27-28页
   ·实验结果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4 实验二 强迫选择条件下个人理论对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信息的注意加工过程的调节作用第30-35页
   ·实验目的第30页
   ·方法与程序第30-32页
     ·被试第30页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30-31页
     ·实验设计第31-32页
     ·实验程序第32页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小结第34-35页
5 实验三 个人理论和刻板印象对性别行为信息加工的相对作用第35-41页
   ·实验目的第35页
   ·方法与程序第35-36页
     ·被试第35页
     ·实验设备与材料第35-36页
     ·实验设计第36页
     ·实验程序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实体论被试对不同类型行为信息的注意分配第37-38页
     ·动态论被试对不同类型行为信息的注意分配第38-39页
     ·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实体论与动态论者对特质维度不一致信息的加工策略第39-40页
   ·小结第40-41页
6 实验四 认知负荷对个人理论影响基于刻板印象信息加工的调节作用第41-47页
   ·实验目的第41页
   ·方法与程序第41-43页
     ·被试第41页
     ·实验设备及材料第41-42页
     ·实验设计第42页
     ·实验程序第42-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46页
     ·实体论被试对不同类型行为信息的注意分配第43-44页
     ·动态论被试对不同类型行为信息的注意分配第44-45页
     ·高认知负荷条件下实体论与动态论者对特质维度不一致信息的加工策略第45-46页
   ·小结第46-47页
7 综合讨论第47-51页
   ·个人理论对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信息的注意加工偏向的影响第47-48页
   ·对基于性别刻板印象行为信息加工偏向对维持个人理论的作用第48页
   ·个人理论对性别刻板印象形成和维持的作用第48-49页
   ·认知负荷对人格理论影响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的调节作用第49-51页
8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95页
 附录1 数据统计处理结果第58-80页
 附录2 调查问卷第80-92页
 附录3 实验指导语第92-95页
后记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情绪效价的刺激对无意识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对客厅室内设计风格审美偏好的眼动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