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气象学论文

西北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热带气旋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及其生成的统计分析

摘 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0页
   ·热带气旋概述第9-19页
     ·热带气旋的生成第9-11页
     ·热带气旋结构和强度变化第11-13页
     ·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第13-14页
     ·热带气旋的运动第14-15页
     ·热带气旋的登陆第15-16页
     ·热带气旋暴雨第16页
     ·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第16-17页
     ·热带气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第17-19页
   ·论文研究重点第19-20页
第二章 台风伊布都的观测研究第20-38页
   ·概述第20-22页
   ·资料第22页
   ·观测分析第22-35页
     ·移动和强度变化第22页
     ·地面风场第22-24页
     ·大尺度环境场第24-25页
     ·对流第25-29页
     ·垂直结构第29-31页
     ·降雨第31-34页
     ·雷达回波第34-35页
   ·讨论第35-37页
   ·总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台风伊布都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第38-54页
   ·概述第38页
   ·模式介绍及初始条件第38-39页
   ·模式结果验证第39-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台风伊布都的非对称结构分析第54-61页
   ·概述第54页
   ·结果分析第54-60页
     ·登陆前雨带特征和不对称结构第54-58页
     ·对称结构第58-60页
   ·讨论和总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台风伊布都的眼壁结构第61-71页
   ·概述第61页
   ·模式及初始场描述第61-62页
   ·结果分析第62-70页
     ·眼壁收缩第63-68页
     ·涡旋Rossby 波,眼壁崩溃第68-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台风云娜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第71-95页
   ·概述第71页
   ·台风云娜简介第71页
   ·模式介绍及初始场第71-72页
   ·初步的模式结果验证第72-77页
   ·台风中心结构第77-87页
     ·时间平均的结构第77-78页
     ·瞬时水平结构第78-83页
     ·垂直结构第83-85页
     ·眼壁热塔第85-87页
   ·眼壁浮力第87-90页
   ·动能收支第90-92页
   ·小结第92-95页
第七章 北印度洋和中国南海夏季热带气旋生成研究第95-107页
   ·概述第95-96页
   ·资料第96页
   ·北印度洋和中国南海热带气旋生成第96-105页
     ·阿拉伯海夏季热带气旋的生成第97页
     ·南海夏季热带气旋的生成第97-99页
     ·孟加拉湾夏季热带气旋的生成第99-105页
   ·小结第105-107页
第八章 结束语第107-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27页
致谢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海海—气耦合模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季风降水的关系
下一篇:多源海洋降水信息的融合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