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SGi的IMS软终端的重构与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 ·IP多媒体子系统(IMS)简介 | 第12-21页 |
| ·IMS的背景 | 第12-13页 |
| ·IMS体系结构及功能实体 | 第13-15页 |
| ·IMS网络接口及参考点 | 第15-16页 |
| ·IMS网络协议簇 | 第16-21页 |
| ·IMS软终端相关概念 | 第21-25页 |
| ·IMS软终端定义 | 第21页 |
| ·IMS终端区别于一般SIP终端的特性 | 第21-23页 |
| ·3GPP中IMS客户端相关规范 | 第23-24页 |
| ·IMS软终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 ·OSGi介绍 | 第25-28页 |
| ·OSGi的背景 | 第25-26页 |
| ·OSGi体系结构 | 第26-27页 |
| ·OSGi的优缺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原有架构介绍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28-34页 |
| ·EBC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 ·原有架构分析 | 第29-32页 |
| ·EBC功能视图 | 第29-30页 |
| ·内部接口说明 | 第30-31页 |
| ·外部接口说明 | 第31-32页 |
| ·SIP协议接口 | 第31-32页 |
| ·XCAP协议接口 | 第32页 |
| ·RTP协议接口 | 第32页 |
| ·原有架构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基于OSGi的插件架构设计与实现 | 第34-61页 |
| ·设计目标与思路 | 第34-36页 |
| ·低耦合的模块化设计 | 第34页 |
| ·面向服务的组件模型的设计 | 第34-35页 |
| ·动态化的设计 | 第35页 |
| ·可扩展的设计 | 第35-36页 |
| ·总体架构设计 | 第36-40页 |
| ·系统总体结构图 | 第36-37页 |
| ·接口设计 | 第37页 |
| ·用户接口 | 第37页 |
| ·网络接口 | 第37页 |
| ·总体消息交互序列图 | 第37-40页 |
| ·处理网络请求的序列图 | 第38-39页 |
| ·处理用户请求的序列图 | 第39-40页 |
| ·系统管理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44页 |
| ·模块结构图 | 第40-41页 |
| ·关键实现 | 第41-44页 |
| ·配置管理模块 | 第41-42页 |
| ·日志管理组件 | 第42页 |
| ·服务管理模块 | 第42-43页 |
| ·自动更新模块 | 第43-44页 |
| ·用户交互(GUI)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9页 |
| ·技术背景 | 第44-47页 |
| ·Eclipse RCP平台 | 第44-46页 |
| ·扩展点机制 | 第46-47页 |
| ·模块结构图 | 第47页 |
| ·GUIBase功能实现 | 第47-49页 |
| ·使能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4页 |
| ·模块结构图及说明 | 第50-52页 |
| ·好友模块 | 第50页 |
| ·通讯录子模块 | 第50-51页 |
| ·群组模块 | 第51页 |
| ·Presence模块 | 第51页 |
| ·即时消息模块 | 第51页 |
| ·呼叫模块 | 第51-52页 |
| ·会议模块 | 第52页 |
| ·关键实现 | 第52-54页 |
| ·基于消息驱动的事件框架 | 第52页 |
| ·数据融合的实现 | 第52-53页 |
| ·DLL的更新 | 第53-54页 |
| ·通信代理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58页 |
| ·模块结构图及说明 | 第54-55页 |
| ·关键实现 | 第55-57页 |
| ·线程池 | 第55-56页 |
| ·消息分发路由 | 第56-57页 |
| ·关键流程 | 第57-58页 |
| ·消息分发路由 | 第57-58页 |
| ·消息分发路由 | 第58页 |
| ·IMS Core Service的设计与实现 | 第58-61页 |
| ·模块结构图及说明 | 第58-59页 |
| ·静态结构图及说明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新旧架构的比较 | 第61-66页 |
| ·代码量比较 | 第61页 |
| ·业务开发部署比较 | 第61-63页 |
| ·扩展新业务 | 第61-62页 |
| ·系统打包部署 | 第62页 |
| ·业务定制化 | 第62-63页 |
| ·性能比较 | 第63-65页 |
| ·启停时间 | 第63页 |
| ·CPU占用情况 | 第63-64页 |
| ·内存占用情况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下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66-68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 附录1:缩略语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