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引言 | 第11页 |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 第11-14页 |
·混凝土的发展简况 | 第11-13页 |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 第13-14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 第14-16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高性能混凝土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高性能混凝土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高性能混凝土组成、结构及其与性能的关系 | 第21-40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 | 第21-30页 |
·水泥 | 第21-22页 |
·集料 | 第22-24页 |
·水 | 第24-25页 |
·外加剂 | 第25-28页 |
·矿物掺合料 | 第28-30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 | 第30-35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 第30-34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界面结构和性质 | 第34-35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征 | 第35-38页 |
·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特征指标的差异 | 第36页 |
·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差异 | 第36页 |
·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的差异 | 第36-37页 |
·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差异 | 第37页 |
·普通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宏观性能的差异 | 第37-38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分析 | 第38-40页 |
第三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 | 第40-51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法 | 第40-41页 |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 第41-42页 |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第42-49页 |
·配合比的正交设计 | 第42-45页 |
·混凝土的制备与试验 | 第45-47页 |
·正交试验的分析及最佳配合比的确定 | 第47-49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受压破坏过程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结果的机理分析 | 第51-60页 |
·受压混凝土破坏的演化过程及内在机理 | 第51-52页 |
·混凝土的强度理论 | 第52-53页 |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53-56页 |
·硅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56-58页 |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和硅灰)双掺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及机理分析 | 第58-60页 |
第五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及养护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60-69页 |
·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 | 第60-64页 |
·养护的概念 | 第60-61页 |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的特殊性 | 第61-62页 |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的研究进展 | 第62-64页 |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效率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64-69页 |
·表面渗透性能评价 | 第64-65页 |
·电性能评价 | 第65-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