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

宽带卫星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课题背景第8页
   ·卫星组播通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可靠组播协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5页
     ·地面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现状第9-12页
     ·卫星网络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现状第12-15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可靠组播通信协议分析第16-34页
   ·组播技术的发展第16-20页
     ·组播通信节省带宽的原理第16-17页
     ·组播通信的关键技术第17-20页
   ·基于ACK和NACK机制的差错恢复分析第20-27页
     ·ACK和NACK机制的基本特性第21-22页
     ·反馈信息的聚合方式第22-24页
     ·基于ACK和NACK机制的性能比较第24-27页
   ·分组FEC的特点及在卫星组播中的使用第27-29页
     ·编码方式及特点第27-28页
     ·分组级FEC在卫星网络中的应用第28-29页
   ·典型可靠组播协议分析第29-32页
     ·RMTP协议第29-31页
     ·ASMTP协议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卫星可扩展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第34-51页
   ·卫星可靠组播协议的需求分析第34-35页
   ·SSRMP协议设计方案第35-36页
   ·星上处理能力对SSRMP协议的影响第36-37页
   ·SSRMP协议描述第37-49页
     ·SSRMP协议的流量控制第37-38页
     ·SSRMP的反馈报文格式第38-39页
     ·SSRMP协议的业务信息格式第39-40页
     ·组播业务源的信息处理方式第40-41页
     ·SSRMP_PIPELINE协议第41-43页
     ·SSRMP_OBP协议第43-44页
     ·SSRMP_OBB协议第44-46页
     ·SSRMP_OBB协议的星上缓存容量设计第46-49页
   ·SSRMP协议的主要优势第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SSRMP协议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1-62页
   ·SSRMP协议的计算机仿真评估方法第51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1-56页
     ·场景模型第52-53页
     ·组播源模块第53-54页
     ·地面接收端模块第54-55页
     ·卫星终端部分第55-56页
   ·SSRMP协议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6-61页
     ·SSRMP_OBB星上缓存容量性能分析第56-58页
     ·协议的网络时延性能分析第58-60页
     ·协议的吞吐量及丢包性能分析第60-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FDM系统中峰平比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脉冲超宽带系统发射波形及接收算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