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页 |
·循环经济及其理论基础 | 第11-19页 |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第11-12页 |
·循环经济的定义及内涵 | 第12-13页 |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第13-14页 |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第14-15页 |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验 | 第17-18页 |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概况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9-21页 |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手段 | 第21-23页 |
第2章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现状 | 第23-40页 |
·大庆市资源环境概况 | 第23-24页 |
·水系与可利用水资源概况 | 第24-25页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5-29页 |
·人口和就业状况 | 第26-27页 |
·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 | 第27-28页 |
·城乡差距与社会公平 | 第28-29页 |
·城市基础设施概况 | 第29页 |
·大庆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 | 第29-32页 |
·清洁生产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三废”资源化发展现状 | 第30-31页 |
·产业链衔接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大庆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第32-39页 |
·社会发展压力大 | 第32页 |
·生态环境压力大 | 第32-36页 |
·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第36页 |
·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消耗水平分析 | 第36-38页 |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耗水平分析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及指标体系 | 第40-50页 |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 | 第40页 |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框架 | 第40-45页 |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与化工循环体系 | 第41页 |
·电力热力企业循环体系 | 第41-42页 |
·食品加工行业循环体系 | 第42页 |
·现代服务业循环体系 | 第42-43页 |
·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 第43页 |
·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循环体系 | 第43-44页 |
·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循环体系 | 第44页 |
·消费循环体系 | 第44-45页 |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定位 | 第45-47页 |
·总体目标 | 第45-46页 |
·各阶段目标 | 第46-47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大庆市产业状况及其污染预防对策研究 | 第50-69页 |
·第一产业与生态农业 | 第50-54页 |
·大庆市第一产业概况 | 第50-51页 |
·第一产业的污染现状 | 第51-53页 |
·第一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 第53-54页 |
·第二产业与现代工业 | 第54-64页 |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行业 | 第54-56页 |
·石油化工行业 | 第56-59页 |
·电力行业总体概况 | 第59-60页 |
·食品加工与制造 | 第60-61页 |
·建材行业 | 第61-63页 |
·工业“三废”在各行业的分布状况 | 第63-64页 |
·第三产业与现代服务业 | 第64-67页 |
·大庆市第三产业的基本情况 | 第64-66页 |
·大庆现代服务业拓展的主要领域及政策建议 | 第66-67页 |
·大庆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城市布局分散,产业关联度不高 | 第67页 |
·地方企业规模小、实力弱 | 第67页 |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 第67-68页 |
·产权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合理 | 第68页 |
·传统观念束缚严重,贫富差距大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 第69-79页 |
·对产业结构进行生态化重组 | 第69-71页 |
·建立能源减量化工业体系 | 第69页 |
·产品结构绿色化 | 第69-70页 |
·发展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产业 | 第70页 |
·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 第70-71页 |
·规划并建设城市循环经济基础设施 | 第71-72页 |
·建立综合决策与管理机制保障体系 | 第72-74页 |
·建立循环经济的定量考核制度 | 第72-73页 |
·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计 | 第73页 |
·推动企业排污申报 | 第73页 |
·建立健全广泛的公众决策参与和监督机制 | 第73页 |
·建议成立大庆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 第73-74页 |
·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74页 |
·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科技与信息支撑体系 | 第74-75页 |
·建立导向性和扶持性经济政策体系 | 第75-76页 |
·财政补贴改革 | 第75-76页 |
·税费改革 | 第76页 |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第76页 |
·建设绿色消费体系 | 第76-77页 |
·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活动 | 第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6章 大庆市能源预测及发展循环经济效益分析 | 第79-97页 |
·大庆市能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79-93页 |
·能源预测概况 | 第79页 |
·ARMA模型简述 | 第79-80页 |
·ARMA模型重要参数及概念解释 | 第80-82页 |
·利用ARMA模型预测的流程图 | 第82-83页 |
·应用 ARMA模型时间序列平稳性判定 | 第83-84页 |
·ARMA模型的识别 | 第84-86页 |
·利用ARMA模型对大庆市能源需求的预测 | 第86-91页 |
·模型检验 | 第91-92页 |
·能源预测 | 第92-93页 |
·大庆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 第93-97页 |
·能源节约情况 | 第93页 |
·水资源节约情况 | 第93-94页 |
·其他资源节约情况 | 第94-95页 |
·环境效益 | 第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