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前言 | 第7-13页 |
1. 样地自然状况 | 第13-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1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5-36页 |
3.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 第15-21页 |
3.1.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 第15-17页 |
3.1.2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 第17-18页 |
3.1.3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18-20页 |
3.1.4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研究小结 | 第20-21页 |
3.2 土壤蔗糖酶活性 | 第21-30页 |
3.2.1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蔗糖酶活性 | 第21-22页 |
3.2.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 | 第22-27页 |
3.2.3 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3.2.4 主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3.2.5 土壤蔗糖酶活性研究小结 | 第29-30页 |
3.3 土壤脲酶活性 | 第30-33页 |
3.3.1 土壤脲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 第30-31页 |
3.3.2 土壤脲酶活性的垂直变化 | 第31页 |
3.3.3 土壤脲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31-32页 |
3.3.4 土壤脲酶活性研究小结 | 第32-33页 |
3.4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 | 第33-35页 |
3.4.1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 | 第33-34页 |
3.4.2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34页 |
3.4.3 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小结 | 第34-35页 |
3.5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4. 结语与讨论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