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含有葫芦脲的轮烷与类轮烷的研究进展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页 |
·分子机器的定义 | 第10-11页 |
·分子机器的类型 | 第11-14页 |
·轮烷型分子机器 | 第11-12页 |
·类轮烷型分子机器 | 第12-13页 |
·索烃型分子机器 | 第13-14页 |
·以葫芦脲为大环主体的轮烷及类轮烷 | 第14-20页 |
·葫芦脲的结构与性质 | 第14-15页 |
·酸碱控制的轮烷及类轮烷 | 第15-16页 |
·电化学及光化学控制类轮烷 | 第16-17页 |
·含葫芦脲的聚合物和树枝状化合物 | 第17-19页 |
·葫芦脲在表面上的研究 | 第19-20页 |
·分子机器的应用 | 第20-23页 |
·分子开关 | 第20页 |
·分子逻辑门 | 第20-21页 |
·分子存储器 | 第21-22页 |
·其他应用 | 第22-23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23-24页 |
第2章 菁染料型类轮烷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 第24-37页 |
·前言 | 第24-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2页 |
·测试仪器及试剂 | 第27页 |
·测试仪器 | 第27页 |
·试剂 | 第27页 |
·合成步骤 | 第27-32页 |
·葫芦[7]脲的合成 | 第27页 |
·2-硝基-异酞酸(A1)的合成 | 第27-28页 |
·2-氟-异酞酸(A2)的合成 | 第28页 |
·2-氟-异酞酸二甲酯(A3)的合成 | 第28页 |
·2-(2-丙炔氧基)-异酞酸二甲酯(A4)的合成 | 第28-29页 |
·2-(2-丙炔氧基)-异酞酸(A5)的合成 | 第29页 |
·1,1-(己烷-1,6-二基)二(2-甲基吡啶-1-盐)(B1)的合成 | 第29页 |
·4-哌嗪-1-基-苯甲醛(B2)的合成 | 第29页 |
·4-(4-(2-溴-乙基)哌嗪-1-基)苯甲醛(B3)的合成 | 第29-30页 |
·4-(4-(2-羟基-乙基)哌嗪-1-基)苯甲醛(b3)的合成 | 第30页 |
·4-(4-(3-甲苯磺酰基-丙基)哌嗪-1-基)苯甲醛(b4)的合成 | 第30-31页 |
·化合物V的合成 | 第31-32页 |
·化合物Ⅴ与CB[7]包结的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化合物Ⅴ与CB[7]的包结比例 | 第32-33页 |
·类轮烷的光谱性能研究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含葫芦脲的萘酰亚胺型轮烷的合成探索 | 第37-45页 |
·前言 | 第37-38页 |
·实验部分 | 第38-41页 |
·测试仪器及试剂 | 第38-39页 |
·测试仪器 | 第38-39页 |
·试剂 | 第39页 |
·合成步骤 | 第39-41页 |
·4-硝基-1,8萘酐(1)的合成 | 第39页 |
·4-氨基-1,8-萘酐(2)的合成 | 第39页 |
·6-氨基-1,3-二氧-1,3-二氢苯[DE]异苯并吡喃基-5,8-二磺酸钠盐(3)合成 | 第39-40页 |
·6-氨基-1,3-二氧-2,3-二氢-1H-苯[de]异喹啉基-5,8-二磺酸钠盐(4)合成 | 第40页 |
·1-叠氮基-6-溴己烷的合成 | 第40页 |
·化合物5的合成 | 第40-41页 |
·化合物6的合成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Ⅵ和Ⅶ合成的结果讨论 | 第41-42页 |
·化合物5与CB[7]包结的光谱研究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其他工作 | 第45-52页 |
·前言 | 第45-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测试仪器及试剂 | 第47-48页 |
·测试仪器 | 第47-48页 |
·试剂 | 第48页 |
·合成步骤 | 第48-49页 |
·5,10-二苯基-15,20-双(4-吡啶)卟啉(P_1)的合成 | 第48页 |
·目标化合物P_2的合成 | 第48-49页 |
·1-叠氮基-3-溴丙烷 | 第49页 |
·目标化合物P_3的合成 | 第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化合物P_3和CB[7]包结的结果讨论 | 第49-50页 |
·化合物P_3与CB[7]包结的光谱研究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