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区域耕地分级评价研究——以闽侯县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9页 |
一、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二、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三、 样点的选择和信息的提取 | 第22-26页 |
(一) 样点的选择和调查采样 | 第22页 |
(二) 评价资料的收集 | 第22-23页 |
(三) 信息的提取 | 第23-26页 |
四、 耕地分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6-35页 |
(一) 参评因子的筛选 | 第26-34页 |
(二)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34页 |
(三) 评价因子分级指标与指数的确定 | 第34-35页 |
五、 GIS支持下的耕地分级评价 | 第35-47页 |
(一) 总体设计与硬、软件配置 | 第35-37页 |
(二) 评价因子数据库的建立 | 第37-38页 |
(三) 机助处理 | 第38-39页 |
(四) 耕地分级评价系统 | 第39-43页 |
(五) 面积量算与成果图绘制 | 第43-47页 |
六、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一) 闽侯县耕地质量状况及其分布 | 第47-48页 |
(二) 闽侯县耕地主要限制型及其分布 | 第48-49页 |
(三) 基于GIS的耕地分级评价效果评述 | 第49页 |
七、 闽侯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第49-53页 |
(一) 社会政策措施 | 第49-50页 |
(二) 经济技术措施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表、附图 | 第58-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