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致谢 | 第6-7页 |
附图说明 | 第7-9页 |
附表说明 | 第9-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2页 |
2.1 地理地置 | 第16-17页 |
2.2 地形地貌 | 第17页 |
2.3 地层和地壳性质 | 第17-18页 |
2.4 构造特征 | 第18页 |
2.5 岩浆、火山和热液活动 | 第18-20页 |
2.6 东海海流流系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分析方法 | 第22-25页 |
3.1 研究材料 | 第22-23页 |
3.2 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第四章 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第25-92页 |
4.1 研究区概况 | 第25-26页 |
4.2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第26-33页 |
4.2.1 A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第26-30页 |
4.2.2 B区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 第30-33页 |
4.3 碎屑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第33-50页 |
4.3.1 A区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第33-39页 |
4.3.1.1 矿物组成 | 第33页 |
4.3.1.2 矿物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4.3.1.3 矿物分区 | 第34-39页 |
4.3.2 B区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第39-46页 |
4.3.2.1 矿物组成 | 第39页 |
4.3.2.2 矿物分布特征 | 第39-46页 |
4.3.3 沉积物的来源 | 第46-50页 |
4.4 粘土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第50-58页 |
4.4.1 粘土矿物鉴定和含量计算 | 第50-52页 |
4.4.2 粘土矿物组成和分布特征 | 第52-56页 |
4.4.3 影响粘土矿物分布的因素 | 第56-58页 |
4.5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 | 第58-92页 |
4.5.1 元素组成特征 | 第58-59页 |
4.5.2 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第59-75页 |
4.5.2.1 A区元素分布特征 | 第59-67页 |
4.5.2.2 B区元素比值及其地质意义 | 第67-74页 |
4.5.2.3 影响元素分布的因素 | 第74-75页 |
4.5.3 过渡元素富集因子及其物源意义 | 第75-85页 |
4.5.3.1 A区元素富集因子及其物源意义 | 第76-80页 |
4.5.3.2 B区元素富集因子及其物源意义 | 第80-85页 |
4.5.4 元素组合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第85-92页 |
4.5.4.1 A区元素组合及其物源意义 | 第85-90页 |
4.5.4.2 B区元素组合因子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冲绳海槽柱状沉积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第92-120页 |
5.1 柱状沉积物岩性和粒度分布特征 | 第92-98页 |
5.1.1 Y127孔岩性和粒度分布特征 | 第93-94页 |
5.1.2 E017孔岩性和粒度分布特征 | 第94-98页 |
5.2 柱状沉积物的含水量和干容重 | 第98-101页 |
5.2.1 Y127孔沉积物的含水量和干容重 | 第98页 |
5.2.2 E017孔沉积物的含水量和干容重 | 第98页 |
5.2.3 影响含水量和干容重变化的因素 | 第98-101页 |
5.3 柱状沉积物的矿物沉积 | 第101-110页 |
5.3.1 Y127孔的矿物沉积 | 第101-105页 |
5.3.1.1 矿物组成 | 第101页 |
5.3.1.2 轻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01-102页 |
5.3.1.3 重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02-103页 |
5.3.1.4 粘土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03-105页 |
5.3.2 E017孔的矿物沉积 | 第105-110页 |
5.3.2.1 矿物组成 | 第105-106页 |
5.3.2.2 轻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06-107页 |
5.3.2.3 重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07-109页 |
5.3.2.4 粘土矿物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09-110页 |
5.4 柱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第110-120页 |
5.4.1 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 | 第110-116页 |
5.4.1.1 Y127孔元素分布特征 | 第110-113页 |
5.4.1.2 E017孔元素分布特征 | 第113-116页 |
5.4.2 元素组合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 第116-120页 |
5.4.2.1 Y127孔元素组合及其物源意义 | 第116-117页 |
5.4.2.2 E017孔元素组合及其物源意义 | 第117-113页 |
5.4.1.2 E017孔元素分布特征 | 第113-120页 |
第六章 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记录的古环境意义 | 第120-136页 |
6.1 δ~(18)O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第120-125页 |
6.1.1 Y127孔δ~(18)O记录 | 第121-123页 |
6.1.2 E017孔δ~(18)O记录 | 第123-124页 |
6.1.3 δ~(18)O记录的古环境意义 | 第124-125页 |
6.2 地层中元素分布的古环境意义 | 第125-130页 |
6.3 火山沉积及其环境效应 | 第130-134页 |
6.3.1 火山活动年代的确定 | 第130-131页 |
6.3.2 火山活动的沉积记录 | 第131-132页 |
6.3.3 火山沉积及其环境效应 | 第132-134页 |
6.4 浊流沉积及其环境效应 | 第134-13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36-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