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创作轨迹比较 | 第8-24页 |
第一节 趋同的创作初期 | 第8-11页 |
第二节 新写实的分水岭 | 第11-18页 |
第三节 异中有同的新写实之后 | 第18-24页 |
第二章 创作观念比较 | 第24-33页 |
第一节 生死观 | 第24-27页 |
第二节 爱情观 | 第27-33页 |
第三章 人物形象比较 | 第33-46页 |
第一节 知识分子形象 | 第33-39页 |
第二节 底层市民形象 | 第39-41页 |
第三节 男女形象 | 第41-46页 |
第四章 艺术风格比较 | 第46-57页 |
第一节 叙事时空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叙事视角 | 第48-51页 |
第三节 语言风格 | 第51-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