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管理人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路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破产管理人制度概述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破产管理人的界定与特征 | 第12-14页 |
一、破产管理人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破产管理人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14-19页 |
一、破产管理人制度的起源 | 第14-15页 |
二、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发展 | 第15-19页 |
第二章 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学说及评析 | 第19-23页 |
一、代理说 | 第19-21页 |
二、职务说 | 第21-22页 |
三、破产财团代表说 | 第22-23页 |
四、人格说 | 第23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之受托人说 | 第23-24页 |
第三节 我国《企业破产法》中管理人之法律地位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与变更 | 第26-34页 |
第一节 破产管理人的选任 | 第26-32页 |
一、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模式 | 第26-27页 |
二、破产管理人的任职资格 | 第27-31页 |
三、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时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破产管理人的变更 | 第32-34页 |
一、破产管理人的解职 | 第32-33页 |
二、破产管理人的辞职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破产管理人的权利及义务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破产管理人的职责 | 第34-38页 |
一、接管债务人财产及与财产有关的簿册文件 | 第34页 |
二、妥善保管、清理和处分债务人的财产 | 第34-35页 |
三、继续经营债务人的企业 | 第35-36页 |
四、代表债务人参加诉讼、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 第36页 |
五、撤销权的行使及对抵销权和取回权的承认 | 第36-37页 |
六、拟定破产财产变价方案,变价和分配破产财产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破产管理人获取报酬的权利 | 第38-40页 |
一、破产管理人报酬的确定主体 | 第38-39页 |
二、破产管理人报酬的确定方法 | 第39-40页 |
第三节 破产管理人的义务 | 第40-42页 |
一、两大法系对破产管理人义务的规定 | 第40-41页 |
二、我国《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义务的规定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与法律责任 | 第42-48页 |
第一节 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 | 第42-45页 |
一、法院监督 | 第42-43页 |
二、破产监督人的监督 | 第43-45页 |
三、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监督破产管理人 | 第45页 |
第二节 破产管理人的法律责任 | 第45-48页 |
一、民事责任 | 第46页 |
二、行政责任 | 第46-47页 |
三、刑事责任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制度的建议 | 第48-54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的建议 | 第48-50页 |
一、增设临时管理人制度 | 第48页 |
二、建立破产管理人执业资格管理制度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监督制度的建议 | 第50-51页 |
一、建立破产管理人行业自律机制 | 第50页 |
二、建立专门的司法行政监督机构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议 | 第51-54页 |
一、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 第51-52页 |
二、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议 | 第52-53页 |
三、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刑事责任制度的建议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