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现代活性负离子聚合 | 第12页 |
·炔类衍生物的阴离子聚合探讨 | 第12-20页 |
·(甲基)丙烯酸酯阴离子聚合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丙炔腈(Cyanoacetylene,2-Propynenitrile,Propiolonitrile)的聚合 | 第14-17页 |
·合成丙炔腈(CH≡CC≡N) | 第14页 |
·丙炔腈(CA)的均聚反应 | 第14-16页 |
·热环化聚丙炔腈(PCA) | 第16页 |
·丙炔腈(CA)与丙烯腈(AN)共聚 | 第16-17页 |
·苯乙炔类的聚合 | 第17-19页 |
·聚合引发体系 | 第18页 |
·聚合过程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含三键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 | 第19-20页 |
·聚合引发剂以及聚合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20-29页 |
·引发剂 | 第20-25页 |
·有机铜试剂简介 | 第21-22页 |
·有机铜盐的性质 | 第22-24页 |
·有机铜锂试剂简介及其在聚合反应上的应用 | 第24-25页 |
·其他有机双金属引发体系在叁键单体聚合上的应用 | 第25-26页 |
·聚合反应条件的探索 | 第26-29页 |
·课题来源以及课题研究目的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原料及其规格、来源 | 第30-31页 |
·原料纯化与试剂合成 | 第31-34页 |
·原料的纯化 | 第31-32页 |
·试剂的合成 | 第32-34页 |
·单体的聚合 | 第34-35页 |
·丙炔酸甲酯的聚合 | 第34页 |
·丙炔酸乙酯的聚合 | 第34页 |
·丙炔酰胺的聚合 | 第34-35页 |
·表征与测试 | 第35-36页 |
·转化率(Conv./%) | 第35页 |
·微观结构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60页 |
·新型炔类衍生物单体的制备 | 第36-38页 |
·丙炔酰胺的制备 | 第36-37页 |
·丙炔腈的制备 | 第37-38页 |
·丙炔酸乙酯聚合的尝试 | 第38-48页 |
·有机铑(降冰片二烯氯化铑二聚体)与氮锂配合引发丙炔酸酯类的聚合 | 第38-42页 |
·有机铑引发体系的制备及单体的纯化 | 第38-40页 |
·反应过程及其后处理表征 | 第40-41页 |
·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转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其他引发体系引发丙炔酸酯类的聚合尝试 | 第42-48页 |
·有机铜引发体系引发丙炔酸酯类的反应 | 第42-44页 |
·其它引发体系对丙炔酸酯类的聚合的尝试 | 第44-45页 |
·正丁基锂与非极性单体配合引发丙炔酸乙酯的聚合研究 | 第45-48页 |
·亲核试剂存在下丙炔酸甲酯的反应特征 | 第48-55页 |
·亲核试剂与丙炔酸酯类的反应类型 | 第48-49页 |
·氢化钠存在下丙炔酸甲酯的反应特征 | 第49-50页 |
·甲醇钠存在下丙炔酸甲酯的反应特征 | 第50-52页 |
·金属钠存在下丙炔酸甲酯的反应特征 | 第52-54页 |
·n-BuLi存在下丙炔酸甲酯的反应特征 | 第54-55页 |
·丙炔酰胺的聚合 | 第55-60页 |
·有机铑引发体系对丙炔酰胺的合成研究 | 第55-56页 |
·有机铜引发体系对丙炔酰胺的合成研究 | 第56-6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发表过的论文和专利 | 第66-67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7-69页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