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和污泥堆肥用作高羊茅草皮基质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综述 | 第11-21页 |
·相关概念 | 第12页 |
·国内外垃圾和污泥主要处置方式 | 第12-14页 |
·卫生填埋 | 第13页 |
·焚烧 | 第13-14页 |
·大海投弃 | 第14页 |
·土地利用 | 第14页 |
·堆肥的历史与分类 | 第14-15页 |
·垃圾和污泥堆肥作草皮基质的研究 | 第15-19页 |
·垃圾和污泥堆肥对土壤的影响 | 第15-16页 |
·垃圾和污泥堆肥对草坪草的影响 | 第16-17页 |
·无土草皮生产基质的开发与利用 | 第17-18页 |
·垃圾和污泥堆肥在草皮基质开发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前景展望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3页 |
·供试草种 | 第21页 |
·供试基质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27页 |
·种子发芽及幼苗存活状况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主要测定内容 | 第23页 |
·各基质对高羊茅生长及草皮质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4页 |
·主要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24-25页 |
·基质最优配比的探讨 | 第25页 |
·2007 年较大面积的试验 | 第25-26页 |
·试验设计 | 第25页 |
·主要测定内容及方法 | 第25-26页 |
·垃圾和污泥堆肥栽培草坪草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54页 |
·种子发芽及幼苗存活状况 | 第28-31页 |
·种子发芽 | 第28页 |
·幼苗存活 | 第28-31页 |
·各基质对高羊茅生长及草皮质量的影响 | 第31-45页 |
·苗期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 | 第31页 |
·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 | 第31-32页 |
·均一性 | 第32-33页 |
·分蘖数 | 第33-34页 |
·生物量 | 第34-36页 |
·苗期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 第34-35页 |
·地下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 第35-36页 |
·密度 | 第36-37页 |
·盖度 | 第37-39页 |
·草皮生产周期 | 第39页 |
·草皮新鲜度 | 第39-40页 |
·草皮韧性 | 第40-41页 |
·草皮重量 | 第41-42页 |
·绿期 | 第42页 |
·草皮大田移植后定植情况 | 第42页 |
·各基质pH 值随时间变化情况 | 第42-43页 |
·各基质持水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 第43-45页 |
·基质最优配比的探讨 | 第45-49页 |
·Scheffe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回归式的显著性测定 | 第46-47页 |
·控制点检验 | 第47页 |
·试验对比分析 | 第47页 |
·基质配方的模拟优化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2007 年较大面积的试验 | 第49-51页 |
·垃圾和污泥堆肥栽培草坪草养护管理措施的探讨 | 第51-54页 |
·安全性 | 第51页 |
·基质厚度 | 第51页 |
·播量 | 第51页 |
·播后管理 | 第51页 |
·灌溉 | 第51页 |
·修剪 | 第51-52页 |
·基质持肥能力 | 第52页 |
·施肥 | 第52页 |
·杂草 | 第52页 |
·病虫害防治 | 第52-54页 |
·病害 | 第52-53页 |
·虫害 | 第53-54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54-6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种子发芽及幼苗存活状况 | 第54页 |
·各基质对高羊茅生长及草皮质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基质最优配比的探讨 | 第55页 |
·2007 年较大面积的试验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64页 |
·安全性 | 第56-58页 |
·重金属问题 | 第56-57页 |
·氮、磷富营养化问题 | 第57页 |
·国内外垃圾、污泥土地利用相关标准的比较与分析 | 第57-58页 |
·推广前景 | 第58-59页 |
·创新点 | 第59页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59页 |
·三组分混料设计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的相关说明 | 第5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图 | 第70-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75页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