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耐旱性QTL定位及重要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玉米生产可持续性与遗传改良第13-14页
   ·玉米生产与干旱第14-20页
     ·干旱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第15页
     ·玉米耐旱性研究进展第15-20页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研究概况第20-23页
     ·株型性状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生育期性状的研究进展第21页
     ·产量性状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数量性状研究的主要分析方法—QTL 分析第23-27页
     ·QTL 定位的原理及方法第23-25页
     ·QTL 定位群体第25-26页
     ·QTL 分析方法的发展与延伸第26-27页
   ·立题意义与技术路线第27-29页
     ·立题意义第27-28页
     ·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玉米花期耐旱导入系群体的构建及耐旱相关染色体片段的初步定位第29-46页
   ·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材料第29-30页
     ·DNA 的提取与引物筛选第30-33页
     ·耐旱导入系群体片段导入状况的全基因组扫描第33页
     ·耐旱相关遗传区域的确定第33页
   ·结果与分析第33-41页
     ·引物筛选及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的分布特征分析第33-35页
     ·亲本组合模拟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5页
     ·2005 年新疆收获耐旱单株基因型鉴定及 SSR 位点导入频率统计第35页
     ·部分可能受到干旱选择的 SSR 位点在三个耐旱群体内的导入频率分析第35页
     ·基因组范围内耐旱相关区域定位第35-41页
   ·讨论第41-46页
     ·花期耐旱导入系群体构建的理论依据第41-42页
     ·耐旱导入系群体构建过程中耐旱性筛选指标的确定第42页
     ·耐旱导入系群体的花期耐旱性田间表现第42-43页
     ·模拟连锁图谱在导入系构建中的应用第43页
     ·玉米耐旱相关染色体区段的初步定位与分析第43-46页
第三章 基于耐旱导入系群体和 F_(2:3) 群体的玉米耐旱性相关 QTL 定位第46-85页
   ·材料和方法第46-48页
     ·材料第46-47页
     ·田间试验设计与性状调查第47页
     ·表型性状数据分析第47页
     ·SSR 遗传图谱的构建第47-48页
     ·耐旱导入系群体的耐旱相关遗传区域内 SSR 位点遗传效应分析第48页
     ·基于 F_(2:3) 群体的 QTL 定位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81页
     ·耐旱导入系群体、F_(2:3)、亲本及 F_1 的表型性状分析第48-49页
     ·水旱两种处理下耐旱导入系群体、F_(2:3) 群体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SSR 连锁图谱的构建第50-60页
     ·耐旱导入系群体的耐旱相关遗传区域内 SSR 位点遗传效应分析第60-61页
     ·水旱两种处理下 F_(2:3) 群体各调查性状的 QTL 分析第61-81页
   ·讨论第81-85页
     ·导入系群体耐旱性改良效果评价及基于表型的耐旱性遗传改良策略探讨第81-82页
     ·基于耐旱群体和 F_(2:3) 家系群体的 QTL 联合分析第82-83页
     ·QTL 与环境互作分析及对耐旱遗传改良的启示第83-84页
     ·QTL 上位性分析及对耐旱遗传改良的启示第84-85页
第四章 多环境下玉米重要农艺性状、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分析第85-118页
   ·材料和方法第85-86页
     ·材料第85页
     ·田间试验设计与性状调查第85页
     ·表型性状数据分析第85页
     ·多环境下各性状 QTL 定位与分析第85-86页
   ·结果与分析第86-115页
     ·三个不同生态环境下 F_(2:3) 群体的表型性状分析第86-88页
     ·三种生态环境下 F_(2:3) 群体表型性状 QTL 分析第88-115页
   ·讨论第115-118页
     ·多环境下玉米遗传改良限制因子分析第115-116页
     ·光周期遗传本质的剖析及对玉米遗传改良的意义第116页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主效 QTL 发掘对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意义第116-117页
     ·上位性效应分析对玉米遗传改良的重要意义第117-11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118-119页
   ·玉米花期耐旱相关候选遗传区域的确定第118页
   ·玉米耐旱主效 QTL 位点和上位性效应位点的定位与分析第118页
   ·多环境下玉米产量重要相关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及相关 QTL 定位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作者简历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RS的便携式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