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格刑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资格刑概述 | 第14-27页 |
(一) 资格刑的概念与特征 | 第14-16页 |
(二) 资格刑的历史沿革 | 第16-21页 |
1.资格刑的起源 | 第16-17页 |
2.报应刑时期的资格刑 | 第17-18页 |
3.目的刑时期的资格刑 | 第18-19页 |
4.现代资格刑的发展趋势 | 第19-21页 |
(三) 资格刑存废之争 | 第21-27页 |
1.存废之争 | 第21-23页 |
2.利弊评说 | 第23-27页 |
二、境外资格刑的立法及实践 | 第27-38页 |
(一) 资格刑的法律地位 | 第27-29页 |
(二) 资格刑的种类 | 第29-33页 |
1.剥夺公权 | 第29-30页 |
2.剥夺亲权或其他民事权利 | 第30-31页 |
3.剥夺从事一定的职业或营业的权利 | 第31页 |
4.剥夺从事一定活动的权利 | 第31-32页 |
5.剥夺荣誉称号、军衔等 | 第32页 |
6.剥夺国籍和驱逐出境 | 第32-33页 |
(三) 资格刑的适用对象 | 第33-34页 |
(四) 资格刑的期限及适用方式 | 第34-36页 |
1.资格刑的期限 | 第34-35页 |
2.资格刑适用方式 | 第35-36页 |
(五) 资格刑复权 | 第36-38页 |
三、我国资格刑立法现状 | 第38-43页 |
(一) 剥夺政治利 | 第38-42页 |
(二) 驱逐出境 | 第42-43页 |
四、我国资格刑立法的反思与完善 | 第43-47页 |
(一) 我国资格刑立法的反思 | 第43-44页 |
(二) 完善我国资格刑的设想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