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拉索损伤机理及预防构造措施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斜拉桥及其发展 | 第9-11页 |
·斜拉桥及其优点 | 第9页 |
·斜拉桥在世界及中国的发展 | 第9-11页 |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跨径的变化 | 第11页 |
·密索、柔梁体系取代稀索体系 | 第11-12页 |
·结构材料多样化 | 第12页 |
·国内外混凝土斜拉桥病害 | 第12-13页 |
·斜拉桥拉索腐蚀防护的发展 | 第13-16页 |
·国外斜拉桥拉索腐蚀防护的发展 | 第13-15页 |
·国内斜拉桥拉索腐蚀防护的发展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大气腐蚀环境及腐蚀区域划分 | 第17-34页 |
·大气腐蚀 | 第17-31页 |
·大气腐蚀的分类 | 第17-21页 |
·大气腐蚀机理 | 第21-22页 |
·大气腐蚀的主要破坏形态及预防措施 | 第22-29页 |
·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我国大气腐蚀性区域划分 | 第31-33页 |
·大气腐蚀性区域划分依据 | 第31-32页 |
·我国大气腐蚀性区域划分图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拉索损伤机理分析 | 第34-47页 |
·拉索系统腐蚀失效调查表 | 第34-38页 |
·斜拉桥拉索系统病害的两个主要部位 | 第38-41页 |
·索体 | 第38-40页 |
·索体与锚具结合部位 | 第40-41页 |
·导致拉索系统腐蚀失效的几个因素 | 第41-42页 |
·不同类型钢铰线的耐腐蚀性能对比 | 第42-43页 |
·钢绞线腐蚀机理分析 | 第43-45页 |
·腐蚀介质进入拉索后对全裸钢绞线的腐蚀 | 第43-45页 |
·腐蚀介质进入拉索后对镀锌钢绞线的腐蚀 | 第45页 |
·腐蚀介质进入拉索后对环氧钢绞线的腐蚀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拉索系统PE 护套耐久性的问题 | 第47-62页 |
·对聚乙烯HDPE 护套的认识 | 第47-52页 |
·HDPE 的基本性能 | 第47-48页 |
·热挤HDPE 护套 | 第48-50页 |
·HDPE 护套的使用寿命 | 第50-51页 |
·拉索的护套的修补技术 | 第51-52页 |
·玻璃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增韧HDPE 的研究 | 第52-61页 |
·玻璃纤维的分类 | 第53-54页 |
·玻璃纤维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 第54-55页 |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 | 第55-58页 |
·玻璃纤维的化学性能 | 第58-59页 |
·玻璃纤维和纳米材料增强增韧HDPE 的实验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桥梁拉索微腐蚀环境控制 | 第62-74页 |
·通过对斜拉索内部进行除湿处理控制微环境 | 第62-69页 |
·对拉索(主缆)内部进行干燥空气除湿处理 | 第62-65页 |
·除湿材料除湿法 | 第65-67页 |
·通电加热除湿法 | 第67-68页 |
·方案比选 | 第68-69页 |
·通过消除斜拉索钢丝内部间隙控制微环境 | 第69-71页 |
·在拉索内填充微晶石蜡 | 第69页 |
·在拉索内充填油性蜡 | 第69-71页 |
·以涂层技术控制斜拉索微环境 | 第71-73页 |
·对拉索表面涂覆复合缓蚀剂 | 第71页 |
·在拉索钢丝表面涂覆防锈油脂 | 第71-72页 |
·以纳米憎水涂层技术控制斜拉索微环境的探索 | 第72-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桥梁拉索的振动及减振研究与应用 | 第74-86页 |
·拉索振动形态 | 第74-79页 |
·涡激共振 | 第74-75页 |
·尾流驰振 | 第75-76页 |
·风雨激振 | 第76-78页 |
·拉索参数振动与内共振 | 第78-79页 |
·拉索减振措施 | 第79-85页 |
·空气动力学减振措施 | 第79-80页 |
·结构措施 | 第80-82页 |
·机械减振措施 | 第82-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拉索系统腐蚀防护的构造措施 | 第86-93页 |
·塔端设置橡胶缓冲块 | 第86-87页 |
·新型锚具结构及锚索连接处防水构造 | 第87-88页 |
·锚具外露部分防护构造 | 第88-89页 |
·对拉索导管进行聚氨脂发泡填充 | 第89-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5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93页 |
·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