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0页 |
2 罗大经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士大夫政治地位的觉醒 | 第10-17页 |
·罗大经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0-13页 |
·罗大经论宋代士大夫地位的提高 | 第13-17页 |
3 罗大经对士大夫的道德与责任感的认识 | 第17-31页 |
·士大夫修养的基础——静中体验与活中观理 | 第17-19页 |
·罗大经对理想士大夫人格的认识 | 第19-23页 |
·罗大经对士大夫社会责任的认识 | 第23-31页 |
4 罗大经论士大夫的目标——"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第31-43页 |
·罗大经对君权的约束 | 第31-34页 |
·罗大经对相权的认识 | 第34-40页 |
·宋代相权的提高 | 第34-36页 |
·罗大经对相权"越职""越权"的批判 | 第36-38页 |
·罗大经对"内圣外王"的认识 | 第38-40页 |
·罗大经对理想宰相人格的呼唤 | 第40-43页 |
5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附: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