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44页 |
1.细菌及其研究意义 | 第14-17页 |
2.蛋白质组学及细菌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17-24页 |
3.非IEF/SDS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应用 | 第24-26页 |
4.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技术进展 | 第26-42页 |
5.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生物学意义 | 第42-4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44-60页 |
1.材料 | 第44-50页 |
2.实验方法 | 第50-60页 |
第三章 E.coli K-12蛋白质复合物组研究 | 第60-123页 |
第一节 胞浆蛋白复合物组研究 | 第60-101页 |
1.引言 | 第60-61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1-89页 |
·E.coli K-12胞浆蛋白的2-D Native/SDS-PAGE图谱的建立及其意义 | 第61-64页 |
·E.coli K-12胞浆蛋白质复合物组研究 | 第64-79页 |
·相关蛋白的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纯化和抗体制备 | 第79-82页 |
·部分E.coli K-12胞浆蛋白复合物的进一步验证 | 第82-89页 |
3.讨论 | 第89-99页 |
·基于2-D native/SDS-PAGE的蛋白质组学方法的建立及其用于蛋白质复合物研究的优缺点 | 第90-93页 |
·E.coli K-12胞浆蛋白质复合物组的探讨及其意义 | 第93-99页 |
4.小结 | 第99-101页 |
第二节 膜蛋白复合物组研究 | 第101-123页 |
1.引言 | 第101-102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02-121页 |
·E.coli K-12膜蛋白的2-D Native/SDS PAGE图谱的建立和分析 | 第102-104页 |
·E.coli K-12膜蛋白复合物组研究 | 第104-121页 |
3.讨论 | 第121-123页 |
第四章 E.coli K-12外膜蛋白OmpW复合物的鉴定分析及其在抵抗人血浆杀菌中的作用研究 | 第123-143页 |
1.引言 | 第12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23-139页 |
·E.coli K-12外膜蛋白OmpW复合物的发现及其蛋白成分分析 | 第123-125页 |
·OmpW复合物中各蛋白质成分间的连接方式的确定 | 第125-129页 |
·E.coli K-12膜蛋白OmpW复合物抵抗人血浆补体杀菌功能研究 | 第129-136页 |
·铁离子对OmpW复合物影响 | 第136-139页 |
·血浆对与OmpW复合物相关的缺陷菌株的杀菌率初步分析 | 第139页 |
3.讨论 | 第139-142页 |
4.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五章 E.coli K-12胞浆蛋白在铁限制和抗生素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43-173页 |
第一节 E.coil K-12胞浆蛋白在铁限制下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43-152页 |
1.引言 | 第143-144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44-149页 |
3.讨论 | 第149-150页 |
4.小结 | 第150-152页 |
第二节 E.coli K-12胞浆蛋白在抗生素耐药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52-173页 |
1.引言 | 第152-15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53-169页 |
·头孢曲松和巴洛沙星耐药菌株的筛选 | 第153-154页 |
·头孢曲松和巴洛沙星耐药菌胞浆蛋白的2-D native/SDS-PAGE分析 | 第154-155页 |
·胞浆蛋白在E.coli对头孢曲松产生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55-165页 |
·胞浆蛋白在E.coli对巴洛沙星产生耐药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第165-169页 |
3.讨论 | 第169-172页 |
4.小结 | 第172-173页 |
总结 | 第173-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175-200页 |
附件 | 第200-214页 |
致谢 | 第214-2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