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陕北资源富集型贫困的制度成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4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选题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2-14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14页
2 资源富集型贫困的一般理论第14-22页
   ·贫困与资源富集型贫困的内涵第14-17页
     ·贫困第14-15页
     ·丰裕中的贫困第15-16页
     ·资源富集型贫困第16-17页
   ·资源富集型贫困的相关理论第17-22页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第17-18页
     ·财政税收理论第18页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第18-19页
     ·利益分配理论第19页
     ·资源经济理论第19页
     ·资源生态经济理论第19-20页
     ·新制度经济理论第20页
     ·寻租理论第20-22页
3 陕北资源富集型贫困的现状第22-30页
   ·陕北资源富集下贫困面较大第22-24页
     ·陕北地区资源丰富第22-23页
     ·贫困地区较多第23-24页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下收入贫困程度较深第24-26页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第24页
     ·人均收入水平低第24-26页
   ·地区经济地位提升下社会消费滞后第26-27页
     ·地区经济地位提升较快第26页
     ·地区社会消费增长缓慢第26-27页
   ·资源大规模开发下引发生态危机和生态贫困第27-30页
     ·资源开发规模增长迅速第27-28页
     ·生态环境危机加深第28-29页
     ·生态灾民在资源开发区普遍存在第29-30页
4 陕北资源富集型贫困的制度成因第30-37页
   ·自然产权制度不合理第30-31页
     ·所有权和使用权界定不清第30-31页
     ·自然资源交易权的错位第31页
     ·我国制度弱化导致寻租行为第31页
   ·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制度不完备第31-32页
     ·矿产资源价格严重扭曲第31-32页
     ·粗放型资源战略导致相对贫困第32页
   ·财政税收体制不健全第32-33页
     ·资源税的分配体制不合理第32-33页
     ·资源税的税率标准过低第33页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3页
   ·利益分配不公正第33-35页
     ·地方政府利益分配不公正第34页
     ·矿区群众利益分配不公正第34-35页
   ·资源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不足第35页
   ·国家垄断寻租现象严重第35页
   ·补偿机制不健全第35-37页
     ·资源补偿比例不合理第35-36页
     ·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第36-37页
5 改变陕北资源富集型贫困的对策建议第37-46页
   ·健全市场化的资源产权制度第37-38页
     ·资源所有权制度改革第37页
     ·自然资源有偿获得的产权制度第37-38页
     ·自然资源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市场化改革第38页
   ·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第38-39页
     ·资源型产品合理的定价机制第38页
     ·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第38-39页
     ·调节与控制能源开采企业的资质和生产第39页
   ·健全财政税收体制第39-40页
     ·改革资源税费体制第39页
     ·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第39页
     ·调整现有利益分配格局第39-40页
     ·省内省外采取不同税率第40页
     ·征收生态税第40页
   ·改革资源收益分配体制第40-41页
     ·完善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第40-41页
     ·理顺资源产品价格体系第41页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第41页
   ·强化资源企业的社会责任第41-42页
   ·加大投资力度第42-43页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第42页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第42页
     ·拓宽资源投资勘探力度第42-43页
   ·完善补偿机制第43-46页
     ·调整资源补偿标准和补偿比例第43页
     ·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第43-46页
6 结论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营利性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研究
下一篇: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