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基层治安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问题的缘起及选题的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基本概念的厘清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安概况 | 第14-23页 |
第一节 基层治安体制 | 第14-18页 |
一、完善的治安管理机构 | 第14-16页 |
二、对特殊人口的管理 | 第16-18页 |
第二节 基层治安思想 | 第18-22页 |
一、“四民分业”,“群居相染” | 第19-20页 |
二、“令顺民心”,“一体之治” | 第20-21页 |
三、“必先顺教,万民乡风”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安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23-44页 |
第一节 基层治安的主要法律依据 | 第23-30页 |
一、律、令 | 第23-25页 |
二、保甲法 | 第25-26页 |
三、户籍法 | 第26-28页 |
四、家法族规、乡约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基层治安管理机构 | 第30-35页 |
一、行政组织:乡、里 | 第30-34页 |
二、治安专门机构:亭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基层治安管理的主要活动 | 第35-43页 |
一、编户齐民 | 第35-38页 |
二、通行凭证 | 第38-39页 |
三、兵器管制 | 第39-40页 |
四、消防管理 | 第40-41页 |
五、治安处罚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基层治安制度的主要特点 | 第44-60页 |
第一节 治安权与家族权合一的治安管理模式 | 第44-49页 |
一、宗族组织成为基层治安力量的补充 | 第44-46页 |
二、家法族规及乡约成为基层治安法规的补充 | 第46-49页 |
第二节 重视教化的治安管理手段 | 第49-54页 |
一、举贤德之人为基层治安管理者 | 第49-51页 |
二、重视基层治安宣教 | 第51-54页 |
第三节 连续性的基层治安管理机构设置 | 第54-58页 |
一、乡里设置的连贯性 | 第54-57页 |
二、亭设置的固定性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对当代我国基层治安管理的启示 | 第60-68页 |
第一节 我国基层治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60-64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60-62页 |
二、成因分析 | 第62-64页 |
第二节 我国古代基层治安制度对当代的启示 | 第64-68页 |
一、建立和完善警民联勤的农村治安防控机制 | 第64-65页 |
二、控制流动人口,落实各项基层防范措施 | 第65-66页 |
三、加强基层治安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