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路径及内容 | 第11-12页 |
2 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概述 | 第12-19页 |
·排污权的含义、法律属性及其特征 | 第12-15页 |
·排污权的含义 | 第12-13页 |
·排污权的法律属性 | 第13-14页 |
·排污权的特征 | 第14-15页 |
·排污权交易的含义、法律属性及其特征 | 第15-17页 |
·排污权交易的含义 | 第15-16页 |
·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属性 | 第16-17页 |
·排污权交易的特征 | 第17页 |
·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内涵 | 第17-19页 |
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19-23页 |
·生态哲学理论基础 | 第19页 |
·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经济外部性 | 第19-20页 |
·公地悲剧 | 第20页 |
·科斯定理 | 第20-21页 |
·法学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经济分析法学 | 第21页 |
·公共信托 | 第21-23页 |
4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现状及问题 | 第23-28页 |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运行现状 | 第23-25页 |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 | 第23-24页 |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及法律基础 | 第24-25页 |
·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排污权交易基本法律制度存在缺失 | 第25-26页 |
·排污权交易具体法律制度尚待完善 | 第26-27页 |
·相应监督管理法律制度仍有不足 | 第27页 |
·相关配套法律制度还需同步建立 | 第27-28页 |
5 国外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及实践 | 第28-37页 |
·美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验借鉴 | 第28-31页 |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 第31-34页 |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7页 |
·对交易模式的选择 | 第34-35页 |
·法律规定要内容具体,适度分权 | 第35页 |
·明确法律适用范围 | 第35-36页 |
·注重许可证管理和排污监控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6 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 | 第37-55页 |
·构建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7-39页 |
·必要性 | 第37-38页 |
·可行性 | 第38-39页 |
·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总量控制原则 | 第39页 |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 第39页 |
·政府和社会监督原则 | 第39-40页 |
·自愿交易原则 | 第40页 |
·逐步形成排污权交易基本法律制度 | 第40-43页 |
·确立公民环境权 | 第40-41页 |
·排污权及其交易的法律确认 | 第41-42页 |
·完善总量控制立法 | 第42-43页 |
·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 | 第43页 |
·排污权交易具体法律制度的安排 | 第43-50页 |
·完善排污权交易模式 | 第43-44页 |
·完善排污权的初始分配 | 第44-45页 |
·排污权交易规则的制定 | 第45-50页 |
·交易的监管和核证法律制度 | 第50-53页 |
·交易的监管制度 | 第50-51页 |
·交易的核证制度 | 第51-53页 |
·交易的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 第53-55页 |
·完善环境公众参与制度 | 第53页 |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