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书法、篆刻论文--中国书法、篆刻论文--书法论文

十五至十六世纪金陵书法的区域性考察

中文提要第1-4页
英文提要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第7页
 第二节 课题研究回顾及本文研究意义第7-10页
 第三节 概念、文献与研究思路第10-12页
第二章 金陵书法的区域背景第12-23页
 第一节 区域位置与区域特质第12-18页
 第二节 金陵书法传统与积淀第18-23页
第三章 金陵书家钩沉第23-45页
 第一节 金陵书家考表第23-42页
 第二节 金陵书家的构成分析第42-45页
第四章 金陵书家的交游与意义解读第45-73页
 第一节 留都的交游环境:“恨予不得在金陵而拘絷于此” ——士人对金陵的认同与向往第45-48页
 第二节 金陵书家的交游——以金琮、徐霖、“金陵三俊”与文徵明等吴门书家的交游为视角第48-65页
 第三节 场域效应:交游的意义第65-73页
第五章 金陵书法的形态与特征第73-110页
 第一节 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第73-89页
 第二节 金陵书法与文人篆刻兴起的关系辨证第89-100页
 第三节 金陵书画鉴藏及对书法的影响第100-110页
第六章 地域性刻帖之发端——《金陵名贤帖》的刊刻、流传与价值、意义第110-130页
 第一节 明代刻帖风气第110-116页
 第二节《金陵名贤帖》刊刻成帖与流传探赜第116-128页
 第三节 地域性刻帖的史学意义第128-130页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第130-137页
 第一节 金陵书法的书法史地位与衰落成因第130-133页
 第二节 区域考察与中小名头书家研究第133-137页
附录第137-139页
 “金陵三俊”之王韦卒年考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7页
致谢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屯溪方言词汇研究
下一篇:扬州丘陵地区茶叶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