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确立 | 第13-14页 |
·具有指导意义的分形理论 | 第13页 |
·分形建筑研究模型的确立 | 第13页 |
·案例的选取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分形理论核心内容的理论综合 | 第14页 |
·分形几何在建筑共建及其转化过程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分类比较法 | 第15页 |
·归纳总结法 | 第15-16页 |
·图解分析法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论文内容概述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分形几何的理论解析 | 第21-36页 |
·用分形的眼光发现世界——分形几何的内涵与外延 | 第22-28页 |
·分形几何的定义 | 第23页 |
·分形几何的特性 | 第23-28页 |
·分形的案例分析及其建筑空间转化研究 | 第28-34页 |
·规则分形 | 第28-29页 |
·混沌分形 | 第29-30页 |
·时间分形 | 第30页 |
·IFS——迭代函数系统 | 第30-32页 |
·DLA-model——扩散控制聚集模型 | 第32页 |
·Lindermayer Systerm——L-系统 | 第32-33页 |
·Fibonacci Spiral——斐波那契螺旋 | 第33-34页 |
·中点置换法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分形几何与欧氏几何的建筑句法比较研究 | 第36-51页 |
·概念性比较 | 第37-38页 |
·维数与分维 | 第38-44页 |
·维数的变化 | 第38页 |
·分形维度的产生 | 第38-39页 |
·分形维度的测定 | 第39-42页 |
·视觉感知与维度范围 | 第42-43页 |
·分形维度在建筑中的应用 | 第43-44页 |
·秩序-"从混沌-有序-混沌" | 第44-45页 |
·比例与尺度 | 第45-46页 |
·比例与分形 | 第45-46页 |
·尺度变化 | 第46页 |
·对称与韵律 | 第46-48页 |
·对称 | 第46-47页 |
·韵律 | 第47-48页 |
·场所——建筑空间形态的自相似 | 第48-50页 |
·城市-场所-建筑 | 第49页 |
·环境与材料 | 第49页 |
·环境与建筑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分形建筑的历史性提取 | 第51-60页 |
·古代 | 第52-54页 |
·非洲建筑 | 第52-53页 |
·印度神庙建筑 | 第53页 |
·欧洲建筑 | 第53-54页 |
·现代 | 第54-56页 |
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 | 第54-55页 |
·自然与建筑 | 第55页 |
·欧几里德与分形 | 第55页 |
·De Stijl荷兰风格派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页 |
·有机建筑 | 第56-57页 |
·赖特 | 第56-57页 |
·结构相似 | 第57页 |
·当代分形建筑 | 第57-58页 |
·泽维·霍克-犹太小学 | 第57-58页 |
·格雷·林恩-加的夫歌剧院 | 第58页 |
·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创造分形建筑——分形建筑创作的方法论初探 | 第60-73页 |
·建筑的表皮分形 | 第61-64页 |
·墨尔本Storey Hall&联邦广场 | 第61-62页 |
·米拉·伊·甘普斯公寓—— 安东尼·高迪 | 第62页 |
·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楼——诺曼·福斯特 | 第62-63页 |
·"鸟巢"&"水立方" | 第63-64页 |
·建筑的体形 | 第64-65页 |
·马列维奇的几何抽象艺术 | 第64页 |
·彼得·埃森曼的尺度缩放 | 第64-65页 |
·细部构件及装饰 | 第65-66页 |
·中国古建筑的斗拱 | 第65页 |
·玫瑰窗 | 第65-66页 |
·建筑中的艺术绘画 | 第66页 |
·立面细化与尺度层级 | 第66页 |
·美国朝鲜战争纪念馆 | 第66页 |
·赖特-罗比住宅 | 第66页 |
·复杂的空间系统-分形综合体 | 第66-68页 |
·米拉莱斯-苏格兰议会大厦 | 第66-68页 |
·桢文彦-螺旋大厦 | 第68页 |
·分形体的建筑转译 | 第68-71页 |
·Sarphatistraat办公体 & MIT学生公寓——斯蒂芬·霍尔 | 第68-69页 |
·柏林IBA住宅构思分析 | 第69-70页 |
·"中国超密度"主题设计&"徒步城"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六章 分形的世界观与审美意识 | 第73-80页 |
·分形的世界观与自然的和谐性 | 第74页 |
·建筑·艺术·几何 | 第74-76页 |
·艺术与几何 | 第75页 |
·绘画与分形 | 第75-76页 |
·建筑与分形 | 第76页 |
·小结 | 第76页 |
·分形美学对建筑评价标准的思考 | 第76-77页 |
·尺度层级 | 第77页 |
·维度 | 第77页 |
·对复杂性的追求 | 第77-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七章 问题与启示 | 第80-83页 |
·分形建筑研究中的问题 | 第81-82页 |
·分形建筑发展的前景展望 | 第82-83页 |
附录一:附图 | 第83-125页 |
附录二:参考书目 | 第125-127页 |
附录三:人物列表 | 第127-131页 |
后记 | 第131-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