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37页 |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发展 | 第10-20页 |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及其特征 | 第10-11页 |
·虚拟现实系统构成及分类 | 第11-14页 |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维交互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和对教育的影响 | 第18-20页 |
·虚拟仪器及其发展 | 第20-24页 |
·网络化虚拟仪器的定义和分类 | 第20-23页 |
·网络化虚拟仪器的特点 | 第23页 |
·虚拟仪器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虚拟实验室及其发展趋势 | 第24-32页 |
·虚拟实验室的概述和分类 | 第24页 |
·虚拟实验室的特点 | 第24-25页 |
·虚拟实验室的作用 | 第25页 |
·国外虚拟实验室的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国内虚拟实验室的研究现状 | 第29-32页 |
·构建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 第32-37页 |
·气相色谱分析实验的特点 | 第32页 |
·气相色谱分析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构建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应用性和创新性 | 第36-37页 |
2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构建过程的总体设计 | 第37-50页 |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定位 | 第38页 |
·虚拟实验室模拟规律的确定 | 第38-41页 |
·气相色谱理论的讨论 | 第38-41页 |
·虚拟醇系物分析模拟过程的确立 | 第41页 |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框架的确立 | 第41-42页 |
·虚拟实验室实现模式的确定 | 第42-44页 |
·虚拟实验室开发路线的确定 | 第44-47页 |
·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技术对比 | 第44页 |
·开发平台Virtools介绍 | 第44-46页 |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46-47页 |
·实现环境的说明 | 第47-50页 |
·开发技术支持系统 | 第47-48页 |
·测试技术支持系统 | 第48-49页 |
·应用技术支持系统 | 第49页 |
·开发工具 | 第49-50页 |
3 在3ds Max中构建虚拟仪器以及虚拟实验室场景及输出 | 第50-55页 |
·在3ds Max中构建虚拟仪器以及虚拟实验室场景 | 第50-53页 |
·三维模型输出 | 第53-55页 |
4 以Virtools开发平台构建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 | 第55-69页 |
·三维模型的引入 | 第55-56页 |
·模型或场景是黑色或显示不正确颜色问题的解决 | 第55-56页 |
·锯齿明显问题的解决 | 第56页 |
·实时高交互的实现 | 第56-61页 |
·人机交互的实现 | 第57页 |
·实验操作的模拟 | 第57-61页 |
·实验过程中参数实时传递的实现 | 第61-62页 |
·虚拟气相色谱工作站的构建 | 第62-64页 |
·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3页 |
·色谱曲线生成的实现 | 第63-64页 |
·其它辅助功能的实现 | 第64-68页 |
·动态阴影等效果的实现 | 第64-65页 |
·实验室漫游的实现 | 第65-66页 |
·仪器认识功能的实现 | 第66-67页 |
·操作信息提示功能的实现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5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模拟结果及讨论 | 第69-74页 |
·虚拟气相色谱工作站测试结果讨论 | 第69-70页 |
·不同分离条件下保留值预测结果讨论 | 第70-71页 |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与“原气相色谱虚拟实验室”的比较 | 第71-74页 |
·开发工具的比较 | 第71-72页 |
·虚拟实验室实现功能的比较 | 第72-74页 |
6 气相色谱三维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测试与评价 | 第74-75页 |
·测试 | 第74页 |
·传播 | 第74页 |
·应用 | 第74页 |
·评价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