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蓝牙技术的发展 | 第13页 |
| ·蓝牙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蓝牙语音 | 第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蓝牙通信技术 | 第18-27页 |
| ·蓝牙系统结构 | 第18-23页 |
| ·天线层 | 第18-19页 |
| ·基带层 | 第19-20页 |
| ·链路管理层及逻辑控制与自适应协议层 | 第20-21页 |
| ·主机控制器接口层 | 第21-22页 |
| ·应用框架和支持层 | 第22-23页 |
| ·蓝牙的软件协议栈 | 第23-24页 |
| ·蓝牙技术的实现 | 第24-27页 |
| ·蓝牙硬件的实现 | 第25-26页 |
| ·蓝牙软件的实现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蓝牙语音传输分析 | 第27-37页 |
| ·蓝牙语音编码 | 第27-28页 |
| ·PCM | 第27页 |
| ·CVSD编码 | 第27-28页 |
| ·语音链路 | 第28-32页 |
| ·SCO分组 | 第28-29页 |
| ·使用 ACL链路以获得高质量音频 | 第29-30页 |
| ·同时发送数据和语音 | 第30-32页 |
| ·语音接口 | 第32-33页 |
| ·语音规范 | 第33页 |
| ·蓝牙电话应用框架 | 第33-34页 |
| ·蓝牙音频视频应用框架 | 第34-36页 |
| ·语音传输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基于 Verilog HDL的蓝牙语音传输模块的开发 | 第37-48页 |
| ·Verilog HDL | 第37页 |
| ·设计原理 | 第37-42页 |
| ·CVSD原理 | 第38-39页 |
| ·CVSD实现算法 | 第39-41页 |
| ·CVSD仿真 | 第41-42页 |
| ·模块的实现 | 第42-48页 |
| ·编写代码 | 第42页 |
| ·功能仿真 | 第42-47页 |
| ·下载测试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蓝牙 HCI | 第48-56页 |
| ·HCI分组类型 | 第49-51页 |
| ·HCI指令分组 | 第49-50页 |
| ·HCI事件分组 | 第50页 |
| ·HCI数据分组 | 第50-51页 |
| ·蓝牙主机控制器接口传输层 | 第51-52页 |
| ·蓝牙 PC卡传输层 | 第51页 |
| ·蓝牙 HCI RS232传输层 | 第51页 |
| ·蓝牙 USB传输层 | 第51-52页 |
| ·蓝牙 UART传输层 | 第52页 |
| ·流量控制 | 第52-53页 |
| ·HCI硬件 | 第53页 |
| ·HCI软件 | 第53-54页 |
| ·HCI与语音传输模块的连接 | 第54-56页 |
| 第六章 蓝牙网络安全机制的实现 | 第56-65页 |
| ·蓝牙安全机制 | 第56-59页 |
| ·设备鉴权 | 第56-57页 |
| ·链路加密 | 第57-59页 |
| ·蓝牙跳频算法及性能分析 | 第59-62页 |
| ·安全链路的实现 | 第62-65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5-66页 |
| ·已实现的工作 | 第65页 |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 附录 A:编码模块encoder的 Verilog代码 | 第70-75页 |
| 附录 B:解码模块decoder的 Verilog代码 | 第75-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