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烟草及烟气中主要有害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及进展 | 第15-31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卷烟烟气中重金属分析 | 第16-18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16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原子光谱法 | 第17-18页 |
·其它方法 | 第18页 |
·酚类物质分析 | 第18-20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8-19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19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9-20页 |
·芳胺类物质分析 | 第20-22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20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20-2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1-22页 |
·卷烟烟气中多环芳烃分析 | 第22-24页 |
·多环芳烃分析样品前处理 | 第22-23页 |
·多环芳烃的分析 | 第23-24页 |
·本文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一)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1页 |
第二章 固相萃取(SPE)、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 第31-50页 |
·引言 | 第31页 |
·固相萃取 | 第31-39页 |
·固相萃取装置 | 第32-34页 |
·固相萃取工作原理 | 第34-35页 |
·固相萃取的应用方式 | 第35-36页 |
·固相萃取方法的建立要点 | 第36-38页 |
·固相萃取发展方向 | 第38-39页 |
·固相微萃取 | 第39-44页 |
·固相微萃取装置 | 第40页 |
·固相微萃取工作原理 | 第40-41页 |
·固相微萃取萃取方式 | 第41-42页 |
·固相微萃取方法的建立要点 | 第42-43页 |
·固相微萃取发展方向 | 第43-44页 |
·烟草和烟气化学成分分析中常用样品前处理技术 | 第44-45页 |
·本文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二)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固相萃取(SPE)技术在烟草和卷烟烟气重金属元素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50-74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4-(对-氨基苯基)-卟啉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五种重金属元素 | 第51-61页 |
·实验部分 | 第5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2页 |
·色谱条件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61页 |
·柱前衍生叶琳试剂的选择 | 第52-53页 |
·柱前衍生条件优化 | 第53-55页 |
·固相萃取条件的选择 | 第55-58页 |
·色谱条件选择 | 第58-59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59-60页 |
·干扰实验 | 第60页 |
·工作曲线及检测限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页 |
·对磺酸基苯基亚甲基硫代若丹宁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烟草及烟草添加剂中的汞 | 第61-70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2页 |
·SBDTR的合成与鉴定 | 第62-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吸收光谱 | 第64页 |
·显色酸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 | 第65页 |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 第65页 |
·显色温度及体系的稳定性 | 第65-66页 |
·固相萃取条件 | 第66-68页 |
·工作曲线 | 第68页 |
·共存离子的影响 | 第68页 |
·络合物组成的测定 | 第68页 |
·样品分析及结果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四章 固相萃取(SPE)在烟草和卷烟烟气简单酚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74-94页 |
·引言 | 第74页 |
·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烟草中挥发酚的方法研究 | 第74-81页 |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75页 |
·实验方法 | 第75-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0页 |
·样品前处理条件选择 | 第76-77页 |
·吸收光谱 | 第77页 |
·显色条件选择 | 第77-78页 |
·固相萃取条件 | 第78-80页 |
·显色温度及体系的稳定性 | 第80页 |
·工作曲线 | 第80页 |
·方法选择性 | 第80页 |
·样品分析及方法对照 | 第80-81页 |
·小结 | 第81页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挥发酚 | 第81-87页 |
·实验部分 | 第81-8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81-82页 |
·色谱条件 | 第82页 |
·样品处理 | 第8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2-86页 |
·样品中酚的水蒸气蒸馏分离 | 第82-83页 |
·固相萃取及条件 | 第83-84页 |
·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84页 |
·色谱峰的确定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84-85页 |
·标样及样品色谱图 | 第85页 |
·工作曲线与方法检测限 | 第85-86页 |
·回收率实验及精密度 | 第86页 |
·样品分析 | 第86-87页 |
·小结 | 第87页 |
·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酚 | 第87-91页 |
·实验部分 | 第88-8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88页 |
·色谱条件 | 第88页 |
·实验方法 | 第88-8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9-9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89页 |
·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89页 |
·组分的定性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89-90页 |
·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 第90页 |
·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 | 第90-91页 |
·样品分析 | 第91页 |
·小结 | 第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在线固相萃取技术在烟草和卷烟烟气芳胺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 | 第94-108页 |
·引言 | 第94页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的芳胺 | 第94-100页 |
·实验部分 | 第94-95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94-95页 |
·色谱条件 | 第95页 |
·测定方法 | 第9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5-100页 |
·样品中芳胺的分离 | 第95-96页 |
·柱前衍生条件 | 第96-97页 |
·固相萃取条件选择 | 第97-98页 |
·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98页 |
·色谱峰的识别和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98-99页 |
·工作曲线 | 第99页 |
·方法精密度及回收率 | 第99-100页 |
·样品分析及结果 | 第100页 |
·小结 | 第100页 |
·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芳胺 | 第100-105页 |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00-101页 |
·色谱条件 | 第101页 |
·测定方法 | 第101-10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05页 |
·样品中芳胺的提取 | 第102页 |
·柱前衍生条件 | 第102页 |
·在线固相萃取条件 | 第102-103页 |
·色谱峰的识别和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103-104页 |
·工作曲线 | 第104页 |
·样品分析及结果 | 第104-105页 |
·小结 | 第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第六章 新型固相微萃取(SPME)选择性吸附稠环芳烃的分析研究 | 第108-125页 |
·引言 | 第108-109页 |
·实验部分 | 第109-111页 |
·固态石墨 | 第109页 |
·标准品、试剂 | 第109-110页 |
·仪器 | 第110页 |
·烟气总粒相物的收集 | 第110-111页 |
·多环芳烃的吸附 | 第111页 |
·萃取头解吸附消除残留 | 第11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1-123页 |
·质谱分析方法和GC/MS总离子流图 | 第111-113页 |
·标准曲线方程和相关系数 | 第113页 |
·固态石墨萃取头萃取 | 第113-114页 |
·固态石墨萃取头解吸附 | 第114-116页 |
·回收率与相对标准偏差 | 第116-117页 |
·烟气样品的定量分析 | 第117-118页 |
·商品化萃取头与石墨萃取头对比 | 第118-120页 |
·商品化萃取头与石墨萃取头信噪比对比 | 第118页 |
·商品化萃取头85PA与石墨萃取头选择性比较 | 第118-120页 |
·萃取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第120-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第126页 |